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建于1918年,是中国人自行筹资建设和管理的第一家综合性西医医院,最初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任首任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医学进步的见证。医院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诞生了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2009年至今是每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诊治新进展》的主编。5年来发表文章40余篇。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数十名。
王鸿懿,女,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目前负责十三五课题一项,首都卫生发展科技专项课题一项。兼任中国医促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1994年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内科博士毕业。1988年起就职于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和心内科,2005年聘为主任医师。 擅长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着重研究心力衰竭临床药物治疗和发病机制,并积极推广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和患者管理方法。 曾出版“慢性心力衰竭的社区干预模式”(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年)、“心力衰竭的现代治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心力衰竭诊治问答”(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等文章和专著。
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检验科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免疫学、风湿病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工作。主要专业工作:风湿免疫病、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治。
2001-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 2009-201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 2012-201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2018-至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当代医药杂志》审稿专家。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性生殖健康委员会委员。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妇产科及生殖中心访问学者。发表中英文专业文章20余篇,主编《影响生育的日常生活细节》,副主译《辅助生殖时代的生殖外科手术》,参编专业书籍3部。参与国家及北京市基金多项。擅长女性内分泌病、妇科炎症疾病、异常妊娠、子宫内膜疾病、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
梁彦,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工作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要论著:发表脊柱外科临床相关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擅长脊柱外科相关疾病诊治,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脊柱畸形、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和开放手术治疗。
余盈盈,眼科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屈光不正、角膜病、干眼症、青光眼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特殊疑难屈光异常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合并高度近视、晶体脱位、青光眼、外伤、角膜病、角膜移植术后、近视屈光术后或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等各种类型的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角膜屈光手术,高度近视的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儿童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2018年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健康快车”白内障扶贫工作。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参加第五批中组部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担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援藏主任。从2016年起担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眼科学教学工作及眼科住院医师、研究生及规培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担任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切口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习班”的Wetlab技能操作指导老师。
黄磊,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民医院支部主任委员,致公党西城区委医疗总支常委。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肝脏移植学会(ILTS)委员。2015年因本人在肝癌和肝移植工作方面的优异成绩荣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个人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员工奖。2016年荣获人民医院”名医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好大夫在线“年度好大夫”。 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随后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冷希圣教授,潜心从事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免疫治疗方面的基础研究,并于200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著名的美国霍普金斯医学中心肿瘤外科深造。 从医二十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在肝癌的治疗领域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各种复杂的肝癌切除手术、腹腔镜微创肝癌切除术和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积累了2000余例的肝癌治疗经验。在手术中贯彻精准解剖性肝切除的技术要点,肿瘤切除彻底,根治效果突出,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远期生存率高。另外在肝癌切除术后配合使用最前沿的免疫治疗手段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同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复发风险,通过多种肝癌治疗新理念,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为广大肝癌患者提供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的治疗方法,使众多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在运用肝移植技术治疗肝癌以来,更是使数百位患者获得了彻底的根治,最早的肝癌肝移植患者至今已健康存活超过16年,为全国之最。 自2000年以来,已参与及主刀完成超过800例次肝脏移植手术。手术技术精湛,成功挑战300余例高难度肝移植手术,包括二次/三次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等。通过长期临床实战的锻炼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无数次成功抢救深度肝昏迷和多个脏器衰竭的重症患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倡导并建立了肝病患者自己的组织——北京肝移植受者联谊会,并任终身医学顾问。基于优异的临床工作,于2009年在全
张晓蕊,女,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澳大利亚DCH及香港中文大学PALS等多项国际儿科学认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擅长儿科常见多发病及新生儿及婴幼儿疾病的诊治,在儿童肺炎、腹泻、早产低体重儿及小于胎龄儿治疗、喂养、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婴幼儿生长发育、合理喂养、过敏性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院内科研及教学基金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及SCI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中英文研究论著,多次荣获院、校、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拥有两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现任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医师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用药委员会委员,北京儿科学会青年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儿科专委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2010年北京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三等奖;201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学质量奖;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学管理奖;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管理奖;2013年教育部青年英才计划。
1993年开始从事耳鼻喉科工作,对各种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对鼻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在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9年前往澳大利亚向国际著名的鼻科学大师P.J. Wormald 教授学习鼻内镜外科、鼻眼相关、鼻颅相关手术,熟练掌握了各种复杂鼻内镜手术技术,对于各种类型的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脑脊液鼻漏修补、脑膜脑膨出、鼻腔泪囊吻合等鼻颅鼻眼相关的手术治疗以及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脱敏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难治性鼻鼻窦炎及额窦气房有独到的研究,首次提出额窦间隔气房的分型在额窦区域手术中的意义。ACTA OTO-LARYNGOL国际审稿人,中华医学会鼻科学组、医促会耳鼻喉分会及医师协会内镜医师专委会、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等多个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等多种杂志审稿人或编委。先后获得“985”多项科研基金资助,参加“十一五科技公关课题”等研究项目,在Human Genetics(单篇文章引用88次)等杂志发表了鼻科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多本耳鼻喉科书籍。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之星”称号。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荣誉。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15年获得全国鼻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
女,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致力于急性、慢性肾衰竭及血液净化的相关研究。发表国内外会议论文7篇,2014年“Early mortality risk for incident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Beijing: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研究在美国肾脏病年会(ASN)进行壁报交流;多次在国内会议中进行大会发言及壁报交流,获得2015及2016年度中国血液净化论坛优秀论文及优秀壁报等奖励。承担及参与各级各项研究6项。发表SCI收录文章2篇,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文章10余篇。北京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学博士、博士后。于北京协和医院博士后出站,导师是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前主任委员高志强教授;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前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韩德民教授。擅长声带息肉、鼾征、甲状腺肿瘤、腮腺肿瘤、喉癌和下咽癌等。
李照,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基础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活体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肝硬化及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自参加临床工作以来已参与完成肝移植手术200余例,在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术后重症监护及长期随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在日本红十字会医院、美国Cleveland Clinic、Indiana University Hospital、University of Michigan Hospital、Johns Hopkins Hospital和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学习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具有规范化的肝胆外科临床诊治经验。参与了多部肝移植相关书籍如《门脉高压症》、《移植:专业外科实践指南》等书的翻译和编写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及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负责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研研究,在肝癌分子影像研究方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医学博士。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最高单篇论文被引率近200次。参与《尤曼斯神经外科学》、《克氏外科学》和《小儿神经病学手册》等多部专著的编译工作。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会员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会员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会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审稿专家。2009年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0年 入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新星”决赛 2010年 获“基因修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2013年 获“第十一届全国医药卫生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 2014年 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提名奖” 2016年 获《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非您莫属城市辩论赛总决赛》“最佳辩手”和“全国总冠军”。擅长:1. 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咖啡斑;2. 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3. 骶管囊肿;4. 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5. 胶质瘤、脑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胶质瘤、胶质瘤复发、间变性胶质瘤、少突胶质瘤;6. 脑转移瘤 肺癌脑转移、乳腺癌脑转移、结肠癌脑转移、黑色素瘤脑转移;7. 脑膜瘤。
中国噬血细胞综合征联盟成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参加中组部“组团式”医疗援藏,受聘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客座专家,风湿免疫科兼职共同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前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言。参译风湿病著作《凯利风湿病学病学》(第8、9版),参编风湿病专著3部包括《中国风湿病图谱-类风湿关节炎分册》、《类风湿关节炎基础及临床进展》、《中国风湿病图谱-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册》副主编。《中华临床免疫及风湿病》通讯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杂志、《Clinical Rheumatology》杂志审稿人。2017年获由中共北京市西城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西城区卫生与健康优秀工作者”。2017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队”(团体奖);获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颁发的“第13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团体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关节超声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毕晔,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博士学位,肿瘤外科硕士学位,美容外科主诊医师,拥有整形美容和肿瘤外科双资质。国际耳再造协会(ISAR)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整形美容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淋巴学组委员。擅长乳房美容及重建、耳整形修复、淋巴水肿治疗及面部微整形及面部年轻化、微整形。
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关节病外科专业。师从著名骨科专家吕厚山教授、寇伯龙教授,系统学习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及各种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外科治疗,作为第一助手参与膝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术)2000余例。作为共同完成人,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度在德国Augsburg Hessing Stiftung骨科临床中心工作学习,在Alexander T. Wild教授指导下,学习脊柱、关节及创伤的各种手术技术。2013年赴全美最著名的特种病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进修学习最先进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和理念。2009年和2012年两次参加香港玛丽医院关节中心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学习班。现任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作为共同完成人,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胡浩,男,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结石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医学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基础与转化研究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泌尿学组委员兼秘书。现为国际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内镜治疗协作组(Comprehensive Endourological Management of Urogenital Complication, CEMUC)中国地区唯一代表。2006年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英语班)本科毕业,同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就读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曾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习。主要临床专业方向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和复杂尿路梗阻的微创手术治疗。2018年8月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的置入手术,迄今为止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全国多个医学中心完成手术200余例。目前作为牵头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展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长期疗效观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 04129645),以及针对于放疗后输尿管狭窄覆膜金属支架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 04441320)。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各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1项,院内基金2项。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13年获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中国优秀青年研究学者奖。2015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新星,同年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基金。2018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膀胱癌肿瘤研究基金。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尤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胆道及胰腺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及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纽约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MSKCC)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 主编、主译《肝胆外科手术技巧》、《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肝脏移植图谱》等多本专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专项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20余篇文章,任《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等学术杂志任编委,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小肠与胰腺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小肠与胰腺移植学组委员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等学术杂志任编委。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风湿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常委及协会骨质疏松学组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风湿病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常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在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继发性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及痛风关节炎的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2001年曾在瑞士苏黎世合作研究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多次参加美国风湿病年会、亚太地区、全国和北京市风湿病年会等学术会议交流并多次做大会发言。2004年在栗占国教授指导下在国内首次发表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的研究论文;2011年在美国风湿病学年会上报告生物制剂可安全用于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12年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首个GIOP诊疗共识;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APLAR基金和首发基金的申请。工作三十年来先后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著70余篇,现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通讯编委,及《Internal Journal ofRheumatic Diseas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多家杂志的审稿人。专长:痛风关节炎、继发性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及其它风湿科疑难病。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肠瘘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taTME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为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甲状腺结节、疝、胆囊疾病)尤其是胃肠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GIST等)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甲状腺及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外科手术等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发表SCI收录文章4篇,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文章十余篇。先后参与编写或翻译学术专著4册。作为主要研究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
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历任妇产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连续35年不间断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主持并参加了妇产科急慢性炎症、感染中毒性休克、宫外孕、妇产科创伤、妇产科内分泌疾病、妇科各种良恶性肿瘤等妇产科急症、疑难病症及危重病例的诊治,完成了上万例的子宫及附件切除术、肿物剥除术、广泛及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外阴癌根治术、阴道成型术、会阴修补术及腹腔镜宫腔镜等妇产科手术,协助其他科室完成直肠癌、膀胱癌结肠癌、胃癌、乳癌等转移癌的复杂手术,成功治疗了大量良恶性肿瘤患者,特别是在患有严重内科合并症的肿瘤患者综合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受到了广大病人及医务工作者的好评。曾经参与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超大剂量化疗治疗卵巢癌的科研课题,这一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任职期间除完成妇产科临床工作外,还一直从事妇产科教学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北医大优秀教师。在科研方面多次以第一、二作者身份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妇科学术会议,参与编写和翻译了多部妇产科书籍的部分章节。主要专业特长:妇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诊治,妇科肿瘤手术及宫腹腔镜手术。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2009年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能够实施肝脏、胰腺肿瘤的开腹及微创手术,尤其擅长胰腺癌及其他胰腺疾病的手术及综合治疗。致力于胰腺手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积极从事肝癌微创手术和消融的临床研究。兼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普外科委员会委员等。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了《克氏外科学》、《门静脉高压症》等外文著作的翻译工作。
杨冰,女,副主任医师,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现就职于北京大人民医院肾内科。主要开展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相关的操作及研究工作;熟练掌握了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专业特长:自体动静脉内瘘、内瘘修补、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处理、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肾穿刺活检、急慢性肾脏病诊治。现任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肾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学术秘书;北京医师协会血透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3 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 2008年取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内科学(消化专业)博士学位。 自 1993 年一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对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规范化治疗及疑难病的诊治,胃镜的诊断,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等经验丰富。主要研究方向: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肠粘膜屏障。主编《实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丛书 消化系统疾病》。参与《现代消化内镜》《整合肝肠病学-肝肠对话》等专著的编写。参译《哈氏内科学》(第十五版)。 中英文期刊发表论著二十余篇。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整合医学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科委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库成员。曾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奖。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0年获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肾脏病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工作,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轮转肾内科各亚专业。2010年至2011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 专业方向为血液透析患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诊治和管理。对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对急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的诊治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和骨异常。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院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北京市西城区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专家 《中国血液净化》特约审稿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辑。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学质量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双语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奖等奖励。专长:血液透析及相关急慢性并发症、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急慢性肾衰竭
长期致力于慢阻肺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主持院级科研及教学研究4项。以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和中华医学会慢性呼吸病专项基金的研究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慢性气道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著十余篇。2002年以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慢阻肺门诊和慢性呼吸病宣教中心长期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随访和教育工作,随访患者1000余人。编著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手册》。多次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呼吸病学组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委员。任《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第二、三届编委。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控烟协会理事、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专家。
2008年获得临床外科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泌尿系肿瘤、畸形,前列腺增生等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特别是在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擅长以经皮肾镜、软输尿管镜、软膀胱镜等腔内新型微创技术处理各类复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等疾病。并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全科医师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多家国家级核心学术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内容包括泌尿系结石的成分、成因、与感染的关系、以及新型微创手术方式的研究等多个方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中医脑病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中风病及血管性痴呆临床及机理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综合医院中医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在国家一类杂志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十余篇,还参加了王永炎院士主编的《血管性痴呆现代中医临床与研究》《中医脑病学》等书的编写工作。近年还对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的临床及机理进行一定的研究,并撰写了相应的论文。2011年获北京市中医局推荐的北京地区群众喜爱的名中医称号。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各类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2018.8—至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2009.8—2018.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2005.8—2009年7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2007年获北京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一等奖;2009年获北京市高校第六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2010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大赛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医学组一等奖和高教医学组最佳教学设计奖。2017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获北京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曾三次获得医学部优秀教师称号。擅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脂肪肝、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症、胆囊结石、免疫性肝病、炎症性肠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永久起搏器(单腔、双腔、三腔)植入术、起搏器感染处理、电极拔除术、与心外科及胸外科的杂交手术、植入性Holter植入术、ICD植入术、房室结双径路的射频消融术、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术、房速的射频消融术、房扑的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术,室早室速的射频消融。冠脉造影术、急诊PCI、多支病变的PCI、分叉病变的PCI、左主干病变的PCI、CTO病变的PCI。每年完成上述手术1000例以上。主译CRT基础教程。冠心病的心电图诊断。腋静脉穿刺技术。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处理。心脏电活动与机械活动的关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委员,北京心律失常联盟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心脏起搏工作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心脏猝死工作委 员会全国委员。《临床心电学杂志》编委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专业特长为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妇科肿瘤等疾病的综合诊断与治疗。在2015-2016年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妇产科及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研修。博士期间致力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毕业后进一步相关研究,并从事子宫异常出血,血液病相关妇科出血疾病,卵巢功能保护,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工作。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4篇,国内核心期刊杂志文章30余篇。先后参与多部著作编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学方面多次被评为北京大学校级及院级优秀教师。具有过硬的临床工作能力,及突出的医教研综合能力。
1988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获北大医学部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男科工作,能够熟练掌握男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获得北大人民医院研究和发展基金2项,主要对选择性阴茎背神经切断术治疗早泄进行相关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共发表科技论文16篇,包括SCI论文3篇。参与编写书籍6本,是国家级继教教材«男科学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副主编,«中国男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编者兼编写秘书。专长:性功能障碍、前列腺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就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曾兼任北京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陈琦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脏中心,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30多年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强的临床判断和处理能力,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社会兼职: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压防控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高血压病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促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高血压专家学组组长;中国世界中医药研究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发表期刊:主编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一书;主持编写了“ 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參与多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及多部心血管疾病相关书 的编写工作;先后在中华及中国系列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文章。2014年-2021年连续8年举办“全国特殊类型 高血压规范化诊疗研讨会”共8届。出诊时间:周五上午、周一下午;出诊地点:西直门院区。
您好,发现双侧输卵管堵塞,需要看是哪个部位阻塞。如果是在伞端、壶腹部、峡部出现阻塞的现象,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将粘连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有关,治疗方法会有所不同。如果痛经时可以给予消炎痛,对于痛经无生育要求,月经
肌腺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性的痛经,治疗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选
巧克力卵巢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的位置而形成的囊肿。在子宫腔内内膜剥脱后颜色是暗红色的,类似巧克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以前称为宫外孕,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是最常见的一种异位妊娠类型,而输卵
您好,想要治疗白癜风,日常生活要做好日常保健,在起居方面,患者要合理作息,不熬夜,多锻炼身体;饮食方面,少吃辛辣食物、海
您好,荨麻疹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
病情分析: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 指导意见:建议用湿康宁、御湿停等专业产品。注意调整饮食,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