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脏中心,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30多年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较强的临床判断和处理能力,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社会兼职: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血压防控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高血压病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促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高血压专家学组组长;中国世界中医药研究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发表期刊:主编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一书;主持编写了“ 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參与多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及多部心血管疾病相关书 的编写工作;先后在中华及中国系列杂志上发表数十篇文章。2014年-2021年连续8年举办“全国特殊类型 高血压规范化诊疗研讨会”共8届。出诊时间:周五上午、周一下午;出诊地点:西直门院区。
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2009年至今是每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诊治新进展》的主编。5年来发表文章40余篇。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数十名。
王鸿懿,女,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目前负责十三五课题一项,首都卫生发展科技专项课题一项。兼任中国医促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1988年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1994年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内科博士毕业。1988年起就职于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和心内科,2005年聘为主任医师。 擅长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着重研究心力衰竭临床药物治疗和发病机制,并积极推广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和患者管理方法。 曾出版“慢性心力衰竭的社区干预模式”(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年)、“心力衰竭的现代治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心力衰竭诊治问答”(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等文章和专著。
主任医师,教授,1978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检验科副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免疫学、风湿病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工作。主要专业工作:风湿免疫病、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治。
2001-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 2009-201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 2012-201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2018-至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当代医药杂志》审稿专家。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性生殖健康委员会委员。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妇产科及生殖中心访问学者。发表中英文专业文章20余篇,主编《影响生育的日常生活细节》,副主译《辅助生殖时代的生殖外科手术》,参编专业书籍3部。参与国家及北京市基金多项。擅长女性内分泌病、妇科炎症疾病、异常妊娠、子宫内膜疾病、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
梁彦,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工作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要论著:发表脊柱外科临床相关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擅长脊柱外科相关疾病诊治,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脊柱畸形、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和开放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