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关节病外科专业。师从著名骨科专家吕厚山教授、寇伯龙教授,系统学习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及各种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外科治疗,作为第一助手参与膝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术)2000余例。作为共同完成人,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度在德国Augsburg Hessing Stiftung骨科临床中心工作学习,在Alexander T. Wild教授指导下,学习脊柱、关节及创伤的各种手术技术。2013年赴全美最著名的特种病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进修学习最先进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技术和理念。2009年和2012年两次参加香港玛丽医院关节中心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学习班。现任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作为共同完成人,其“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曾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2009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 2009-201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 2012-2018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2018-至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当代医药杂志》审稿专家。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性生殖健康委员会委员。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妇产科及生殖中心访问学者。发表中英文专业文章20余篇,主编《影响生育的日常生活细节》,副主译《辅助生殖时代的生殖外科手术》,参编专业书籍3部。参与国家及北京市基金多项。擅长女性内分泌病、妇科炎症疾病、异常妊娠、子宫内膜疾病、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
梁彦,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工作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要论著:发表脊柱外科临床相关SCI论文14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擅长脊柱外科相关疾病诊治,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脊柱畸形、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和开放手术治疗。
余盈盈,眼科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白内障、屈光不正、角膜病、干眼症、青光眼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及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特殊疑难屈光异常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合并高度近视、晶体脱位、青光眼、外伤、角膜病、角膜移植术后、近视屈光术后或眼底玻璃体切除术后等各种类型的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角膜屈光手术,高度近视的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对于儿童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2018年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健康快车”白内障扶贫工作。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参加第五批中组部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担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援藏主任。从2016年起担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眼科学教学工作及眼科住院医师、研究生及规培住院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担任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切口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学习班”的Wetlab技能操作指导老师。
黄磊,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民医院支部主任委员,致公党西城区委医疗总支常委。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胆道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移动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医学专家委员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肝脏移植学会(ILTS)委员。2015年因本人在肝癌和肝移植工作方面的优异成绩荣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个人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员工奖。2016年荣获人民医院”名医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好大夫在线“年度好大夫”。 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随后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冷希圣教授,潜心从事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免疫治疗方面的基础研究,并于2002年获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1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著名的美国霍普金斯医学中心肿瘤外科深造。 从医二十余年,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在肝癌的治疗领域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各种复杂的肝癌切除手术、腹腔镜微创肝癌切除术和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积累了2000余例的肝癌治疗经验。在手术中贯彻精准解剖性肝切除的技术要点,肿瘤切除彻底,根治效果突出,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远期生存率高。另外在肝癌切除术后配合使用最前沿的免疫治疗手段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同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复发风险,通过多种肝癌治疗新理念,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为广大肝癌患者提供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的治疗方法,使众多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在运用肝移植技术治疗肝癌以来,更是使数百位患者获得了彻底的根治,最早的肝癌肝移植患者至今已健康存活超过16年,为全国之最。 自2000年以来,已参与及主刀完成超过800例次肝脏移植手术。手术技术精湛,成功挑战300余例高难度肝移植手术,包括二次/三次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等。通过长期临床实战的锻炼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无数次成功抢救深度肝昏迷和多个脏器衰竭的重症患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倡导并建立了肝病患者自己的组织——北京肝移植受者联谊会,并任终身医学顾问。基于优异的临床工作,于2009年在全
张晓蕊,女,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澳大利亚DCH及香港中文大学PALS等多项国际儿科学认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擅长儿科常见多发病及新生儿及婴幼儿疾病的诊治,在儿童肺炎、腹泻、早产低体重儿及小于胎龄儿治疗、喂养、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婴幼儿生长发育、合理喂养、过敏性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院内科研及教学基金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及SCI杂志上发表了多篇中英文研究论著,多次荣获院、校、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拥有两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现任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医师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用药委员会委员,北京儿科学会青年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儿科专委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2010年北京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三等奖;201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0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学质量奖;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学管理奖;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管理奖;2013年教育部青年英才计划。
1993年开始从事耳鼻喉科工作,对各种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对鼻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在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2009年前往澳大利亚向国际著名的鼻科学大师P.J. Wormald 教授学习鼻内镜外科、鼻眼相关、鼻颅相关手术,熟练掌握了各种复杂鼻内镜手术技术,对于各种类型的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脑脊液鼻漏修补、脑膜脑膨出、鼻腔泪囊吻合等鼻颅鼻眼相关的手术治疗以及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脱敏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难治性鼻鼻窦炎及额窦气房有独到的研究,首次提出额窦间隔气房的分型在额窦区域手术中的意义。ACTA OTO-LARYNGOL国际审稿人,中华医学会鼻科学组、医促会耳鼻喉分会及医师协会内镜医师专委会、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等多个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等多种杂志审稿人或编委。先后获得“985”多项科研基金资助,参加“十一五科技公关课题”等研究项目,在Human Genetics(单篇文章引用88次)等杂志发表了鼻科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多本耳鼻喉科书籍。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之星”称号。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荣誉。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15年获得全国鼻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