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分级标准是根据骨密度检测值来划分,常用的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骨密度方法,常用测量部位是髋部、腰椎。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T值大于-1,正常。此时患者无需特殊处理。
T值在-2.5到-1之间,骨量减少。患者此时有骨量的减少,可以采取预防性治疗的措施,嘱患者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多食用含钙食物,例如海带、牛奶等。
T值小于-2.5,骨质疏松症。此时患者应该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例如唑来膦酸等。补钙药物治疗,例如葡萄糖酸钙等。
T值小于-2.5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性骨质疏松。此时患者除了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外,还应该加强护理,避免患肢跌倒,对于骨折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