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以阴虚多见,但是也有可能为阳虚所导致。
- 阳虚、阴虚是中医上的名词,在中医上指的是阳虚证和阴虚证,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类型,不是疾病的发病原因,而是疾病的发病病机。其中阴虚证指的是阴液不足及宁静、滋养功能减退,导致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阳虚指的是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 糖尿病在中医上见于“消渴”范畴,消渴病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当、情志失调,或者先天禀赋不足。主要的病机是以阴液不足、燥热偏盛所导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此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和阴液不足、阴虚有关。
- 消渴病在临床上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若病程日久,阴液耗伤,容易出现阴损及阳的现象,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以肾阳虚和脾阳虚较为多见,所以糖尿病病程日久,也会出现阳虚,最终由于阴阳两虚所导致。
建议:糖尿病应选择合理性、规范化的方案进行调理;对于病情较严重,出现阴阳两虚证者,应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