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在中医上多考虑火热内盛所致;西医上考虑与外界环境因素、体内水分流失、唾液分泌减少,以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选择饮食起居、药物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有外感之火和内火。外感之火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火为热之极,最易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口腔黏膜失于津液的濡养,出现口干舌燥。内火多由于情绪波动、抑郁或者是劳累过度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内火炽盛所致,可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类,实火多为心肝气郁化火或胃热火盛,有火旺的一系列症状。虚火多为肺肾阴虚火旺,伴有阴虚的特点,内火之热邪灼伤津液出现口干舌燥。
所处环境温度过高,火热之邪内生,耗伤人体津液而导致口干舌燥。
比如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出汗量过多导致水分流失;或者急性腹泻、高热等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进而出现口干舌燥。
如干燥综合征、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舌燥。
由于多尿、失水和高血糖时的高渗状态而导致口干舌燥、烦渴喝水多等。
调理上:
适当多喝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滋润;适当多吃一些有滋阴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冰糖雪梨水、酸梅汁、柚子等;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清热生津的食物,如冬瓜汤、莲藕汤等。
选择中药辨证治疗,外感之火选择清热解毒,泻火的药物;实火内盛者,选择清热泻火,通便的药物;虚火内生者,选择滋阴降火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