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经需要辨证论治。气血虚引起的痛经需要补益气血,可用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等药物治疗;血瘀引起的痛经可以采用红花、桃仁、当归等药物进行活血化瘀止血;肝郁气滞引起的痛经需要用柴胡、芍药、郁金等药物进行疏肝解郁;寒性痛经可以用桂枝、肉桂、干姜等进行温经散寒止痛;热性痛经用丹参、侧柏叶等清热凉血。针灸选取特定穴位,如神阙、气海、关元、子宫等,严重者,可添加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艾灸适用于寒性及虚性体质进行治疗。西医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激素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