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孕妇,空腹血糖应低于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应低于10.0mmol/L,2小时后需低于8.5mmol/L;对于已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空腹血糖需维持在3.3-5.3mmol/L,餐后1小时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应低于6.7mmol/L。
通常情况下,孕妇空腹血糖应低于5.1mmol/L,该标准通过禁食8-10小时后测量得出,若超过此值可能提示妊娠期高血糖风险。餐后血糖监测中,饮用75克葡萄糖水后1小时血糖应低于10.0mmol/L,2小时后需低于8.5mmol/L,这两个时段的数据反映孕妇对餐后血糖的调控能力,持续超标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加速等并发症。
妊娠期血糖管理需特别注意检测时机,通常在孕24-28周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系统筛查。该试验通过分阶段采集空腹、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样,形成完整的血糖代谢曲线。若任一检测值超出正常范围,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需立即启动饮食调控、运动干预或药物治疗。
对于已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孕妇,血糖控制标准更为严苛:空腹血糖需维持在3.3-5.3mmol/L,餐后1小时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应低于6.7mmol/L。此类精细化管控旨在降低巨大儿、早产及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孕妇日常可通过分餐制、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及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辅助血糖调控,同时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确保母婴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