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上有血,可能和痔疮、肛裂、肛瘘、肛窦炎、直肠息肉、溃疡性直肠炎、直肠癌等病变相关,需要结合具体病变进行治疗。
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肛管静脉丛曲张,患者排便过程中,可刺激损伤曲张痔静脉,导致大便有血的症状出现。轻症痔疮患者需要调整饮食和排便习惯,大便通畅后,症状可缓解。便血症状频繁的患者,可以使用痔疮膏、痔疮栓等药物,促进症状消退。病情特别严重的患者,就需要手术治疗,例如:内痔硬化术、内痔套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传统外剥内扎术等。
由于存在肛裂伤口,患者排便过程中,粪便撑开肛裂伤口,继而会导致大便有血的症状出现。对于新鲜肛裂患者,可以保守治疗。保持肛裂伤口清洁,使用痔疮膏、生长因子等药物,促进伤口愈合。对于陈旧性肛裂患者,建议手术切除肛裂伤口。
如果患者处于病变急性期,肛瘘内口出血水肿,可能出现大便上有血的情况。必须及早手术,通过肛瘘瘘管剔除、肛瘘瘘管切开引流等手术方式治愈病变。
由于肛窦区域发炎,排便过程中,粪便损伤刺激病变部位,则会导致大便有血症状的出现。轻症患者可以肛入痔疮栓、甲硝唑栓剂,改善病情。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主要为排便过程中,粪便损伤直肠息肉,导致大便有血症状的出现。确诊该病变后,多以手术为主。在肠镜操作下,通过套扎、电凝灼烧等方式祛去除直肠息肉。
由于癌肿不断发展变大,排便过程中,可能损伤刺激癌肿,导致出血情况发生。血液混合粪便排出,导致大便有血。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病变后,以根治术为主,切除病灶以及周围淋巴结,再辅助放化疗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