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炎,即位于人体浅表静脉部位的血栓性炎症。浅静脉炎主要跟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患肢浅静脉红肿、疼痛、压痛、灼热、硬结等。浅静脉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进一步蔓延,累及深静脉,导致患者出现深静脉炎的情况,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具体分析如下:
一、症状
- 典型症状:皮肤红肿:病变区域为沿着浅静脉走行的条索形,或者网状皮肤红肿;硬结:病变区域可触及沿着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硬物或硬结;色素沉着:病变区域皮肤会遗留棕色色素沉着。
- 伴随症状:患者可能有肺栓塞的伴随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咳血等。
二、治疗
- 抗感染:针对外伤和软组织感染导致的血栓性浅静脉炎,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 抗凝:应用肝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不仅可以阻止浅静脉血栓的延伸,而且可以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风险。临床常用的肝素类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等。也可以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如:利伐沙班、艾多沙班、阿哌沙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