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肚子疼是正常现象,多数女性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经期腹痛。
经期腹痛主要分为生理性疼痛、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三种类型。生理性疼痛是由于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引起的,通常较轻微。原发性痛经则与前列腺素水平过高有关,多发生在初潮后1-2年内,疼痛通常在月经开始前几小时出现,持续1-3天。继发性痛经则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疼痛可能随时间加重。评估疼痛程度可使用0-10分量表,0-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缓解方法包括热敷下腹部、适度运动、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以及保持规律作息。就医指征包括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止痛药无效、疼痛随时间加重或伴有异常出血。个体差异导致疼痛感受不同,有些女性几乎无痛感,而有些则难以忍受。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压力管理也会影响痛经程度,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减压可缓解症状。
日常注意事项包括保持腹部温暖,避免生冷食物,适度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保证充足睡眠,管理压力,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情况以便了解自身规律,若疼痛严重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