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前没有甲亢,怀孕后出现甲亢是可能的。孕期甲亢可能由于妊娠期间的激素变化、免疫调节紊乱等因素诱发或加重。
孕期甲亢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自身免疫机制的格雷夫斯病。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增加,可能在某些易感个体中触发或加重自身免疫反应。症状上,孕期甲亢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焦虑、震颤、突眼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甲状腺危象,威胁母婴安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测试(包括TSH、FT3、FT4等)和甲状腺自身抗体(如TRAb)进行综合判断。治疗上,轻症患者可能仅需密切监测,而症状明显或实验室指标显著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物(ATD)来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孕期使用ATD需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最小有效剂量控制病情,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孕期甲亢如果未经适当控制,可能增加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风险,对胎儿则可能影响其神经智力发育,甚至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预防和管理方面,建议备孕及孕期女性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特别是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女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日常生活中,孕期甲亢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控制碘的摄入,避免过量或不足。避免摄入可能加重甲亢的食物或饮品,如高碘食物、浓茶、咖啡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定期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