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作为膳食补充剂,一般建议连续服用2-6个月后停一次,或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周期。具体分析如下:
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成分,具有抗氧化和过滤蓝光的作用,长期补充对保护视力、延缓眼部退行性病变有积极作用。然而,人体对叶黄素的吸收和代谢存在饱和机制,过量摄入可能导致皮肤发黄、胃肠道不适等轻微不良反应,且长期高剂量补充的长期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临床建议采用“服用-暂停”的周期性补充方案,既可维持体内叶黄素有效浓度,又能避免潜在代谢负担。
实际应用中,服用周期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例如,青少年及健康成年人若日常饮食中已摄入足量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可适当缩短连续服用时间至2个月;而中老年人群或黄斑病变高风险者(如长期用眼过度、糖尿病患者),可延长至4-6个月连续服用,但需在眼科医生监测下进行。此外,若服用期间出现皮肤、消化系统异常,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师。
停用期间可通过食物补充维持叶黄素水平,如每日摄入100克煮熟的菠菜或玉米,即可提供约10毫克叶黄素,基本满足人体需求。恢复服用时,建议从低剂量(如每日5-10毫克)开始,逐步增加至常规剂量(10-20毫克),以减少胃肠道刺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