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导致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铁代谢紊乱、红细胞寿命缩短、失血。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肾脏是生成EPO的主要器官,EPO能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慢性肾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EPO分泌减少,骨髓生成红细胞的能力下降,红细胞数量不足,进而引发贫血。
2.铁代谢紊乱:肾病患者体内铁代谢会出现异常,一方面,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慢性肾病患者常伴有胃肠道功能异常,影响铁的摄入和吸收。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铁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无法正常携带氧气,从而引发贫血。
3.红细胞寿命缩短:慢性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在体内循环时,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尿毒症毒素的蓄积等,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过早破坏,数量减少,引发贫血。
4.失血:肾病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容易出现出血情况,如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导致贫血。
如果出现肾性贫血,需要积极诊治。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罗沙司他胶囊、铁剂。其中,罗沙司他胶囊作为口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能够在低氧的状态之下有效调控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录因子,抑制脯氨酰羟化酶,不断上调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降低铁调素水平,改善铁吸收、转运和利用,从而纠正肾病贫血患者的贫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