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铜蓝蛋白偏低的原因可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疾病因素可见于
1、肝豆状核变性:此时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可能由于铜过高地沉积于肝及基底核或是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所致。同时伴有血清铜下降、尿铜排泄增高。对于这种疾病,需要使用增加尿铜排泄的螯合剂和减少消化道铜吸收的锌盐和四硫代钼酸盐等药物,促进铜代谢。有条件时可以进行肝移植治疗。
2、还可见于多种可导致营养不良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蛋白漏出性胃肠症、低蛋白血症等均可引起铜蓝蛋白偏低。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补充蛋白质改善铜蓝蛋白的减少。
二、非疾病因素
主要见于新生儿和未发育成熟儿童,铜蓝蛋白值可偏低。对于新生儿和儿童,饮食应避免进食含铜高的食物,同时保证每日热量、适量蛋白、低脂肪、易吸收、无刺激的原则。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