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赵小峰教授: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 前壁修复步骤及要点详解

赵小峰教授: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 前壁修复步骤及要点详解

2023-01-30 阅读量:41360

欢迎点击,观看手术讲解视频

DOI:10.1007/s00192-022-05257-8

总体而言,盆底手术可分为阴道顶端支持结构修复及阴道前后壁的修复。经典的自体组织顶端支持结构修复的手术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子宫骶韧带(生理顶端)进行修复,另一种是利用骶棘韧带进行修复。JAMA的一篇文献报道显示,这两种手术的疗效相似,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似,均高达约16%。

近年来,虽然盆底解剖研究获得了巨大的进展,“三水平三腔室”结构模型的提出让临床医生有了对盆底支持结构的立体感受,但是对于盆底解剖的困惑仍持续存在。“三水平”理论并未给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带来突破性进展,经典的手术仍占据统治地位。事实上“三水平”理论进一步撕裂了手术和解剖的统一性,给临床医生带来巨大的困惑。就子宫骶韧带悬吊手术而言,目前的解剖理论并未给临床医生清晰的结构概念,所谓的“高位骶韧带”大概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定位。临床医生对子宫骶韧带的理解不一及高位子宫骶韧带的具体解剖位点欠明确,具体哪个部位的韧带适合作为固定结构?如何避免子宫骶韧带悬吊的并发症成为开展该手术凸显的问题。

传统高位骶韧带悬吊术中被忽视的问题

  • •眼睛看到的子宫骶韧带并不是真正的韧带结构
  • •脱垂的病人通常韧带缺陷或损伤
  • •缝合韧带表面的腹膜脂肪组织一般只会有暂时的效果
  • •“浅部韧带”离输尿管很近
  • •“高位”骶韧带在坐骨大孔附近,深部是神经束和梨状肌
  • •韧带附着点附近应该才是最强壮的位置
  • •子宫骶韧带的生理附着点一般部分重叠于骶棘韧带

基于宫颈癌间隙解剖手术的盆底支持结构观点

  • •盆底器官脱垂的阴道核心观点
  • •盆底支持的“双层吊床”结构模型
  • •肛提肌上筋膜的阴道旁支持观点
  • •“宫颈周围环”顶端支持结构的核心韧带只有骶韧带
  • •盆底手术生理性顶端支持结构修复(子宫骶韧带固定)位置在子宫骶韧带骶骨端,适合在韧带内侧的自然间隙入路找到确切的韧带骶骨端及缝合固定位点

“双层吊床”解剖结构模型

  • •耻骨内下缘-阴道前壁筋膜-宫颈-双侧子宫骶韧带形成上层吊床
  • •肛提肌上筋膜(盆膈上筋膜)形成下层吊床
  • •两层吊床之间的隔层为阴道后壁
  • •两层吊床在生理状态下靠近
  • •两层吊床前部的起始位置均为耻骨下缘,延续于耻骨内侧面的骨膜,盆膈上筋膜延续至骶前筋膜
  • •子宫骶韧带骶骨端大概位于骶3、4水平的前侧面(接近坐骨棘水平)

基于上述解剖理解的精准子宫骶韧带修复可达到确切缝合,保障疗效,最大程度避免并发症以及最小创伤及出血。手术可以有清晰解剖定位和自然间隙解剖入路。而临床常见的膀胱膨出也可以有解剖定位明确、基于自然间隙的缝合修复(第一层吊床的缺陷及解剖性修复)。

腹腔镜下子宫骶韧带+前壁修复步骤

Step1:体位及Trocar位点

体位采取低平截石位,与传统截石位相比该体位的优势在于不会影响腹部的手术操作。脐部采用1cm切口置镜,两侧腹部取3-4个5mm手术切口,如下图所示。

Step2:解剖准备及举宫

采取充分头低位,让小肠及大网膜基于重力自然滑入腹腔;充分分离粘连,完善解剖暴露;游离乙状结肠侧方连接,方便乙状结肠通过重力作用进入腹腔;放置合适的举宫器(万禾,浙江桐庐),没有合适的举宫器子宫骶韧带会较难解剖暴露,放置举宫器后需观察输尿管走行等相关盆腔解剖。

Step3:缝合位点的解剖

调整举宫,使子宫骶韧带保持张力,如子宫骶韧带无张力,处于柔软状态则难以分辨其解剖结构与自然间隙;在子宫骶韧带内侧打开腹膜,进入子宫骶韧带内侧自然间隙,暴露并确定约2cm的子宫骶韧带,随后调整举宫方向,同样解剖暴露对侧子宫骶韧带缝合部位。该步骤的关键点在于对正确的间隙及准确韧带的判断,举宫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

Step4:下推膀胱暴露前壁缺陷

暴露好子宫骶韧带后,调整举宫,保持阴道前壁张力,横向打开膀胱腹膜反折并延伸至两侧阔韧带,寻找并确定膀胱阴道间隙。沿自然间隙下推膀胱,充分暴露阴道前壁筋膜,如需要切除子宫则在这一步完成后行子宫切除。该步骤的关键点是正确地找到膀胱阴道的膜解剖间隙。

Step5:子宫骶韧带的缝合

找好前面步骤中所有的间隙后,如果保留子宫的患者需要再次调整举宫,使子宫骶韧带保持张力,切除子宫的患者应使用抓钳牵拉阴道残端维持子宫骶韧带张力。缝合时先缝合左侧韧带,在之前暴露的缝合区域,于韧带内侧进针,避免穿透韧带,缝合2-3针;在子宫骶韧带中段内侧缝合一针穿过腹膜以埋线;在子宫骶韧带宫颈端及宫颈后壁缝合2-3针。随后,松弛举宫器,拉紧缝线,再次举起举宫器,恢复至韧带张力举宫。同法缝合对侧。

Step6:打结修复顶端

缝合子宫骶韧带后,撤去举宫器,使用体外打结方法,先拉紧右侧缝线并打结固定,再拉紧左侧缝线打结固定。如缝线拉紧后存在缝线空隙可以用可吸收线缝合周围组织包埋。

Step7:前壁修复

用2-0圆针普洛林线双“8”字缝合将中线部位阴道前壁远端筋膜缝合至宫颈前壁,连续缝合两侧阴道壁远端筋膜至宫颈前壁修复前壁。缝合过程及缝合后应进行阴道检查,避免缝针穿透阴道壁,并判断前壁缺陷是否已被修复。

Step8:关闭膀胱腹膜返折

注意将膀胱腹膜返折缝于阴道前壁近宫颈部位,避免扩大的膀胱覆盖于子宫前壁改变盆腔解剖。关闭膀胱腹膜返折后可以继续完成附件切除,直肠前突修补或会阴体修补等手术,无需进行其他手术则可冲洗检查后结束手术。

专家简介

赵小峰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社会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精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内镜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宫颈病变分会常委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盆底疾病防治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委员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委员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盆底医学研究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女性健康文化分会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