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白细胞的一种,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正常值为白细胞总数的0.5%-5%。当体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时,有可能是生理性降低,也有可能是病理性降低,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查明病因。
一、生理性降低
- 正常生理变化。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会轻度降低,午夜时细胞数目增多。
- 机体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导致机体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如果患者血常规仅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减少,没有合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的改变,患者也没有不适症状,则不需要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降低
- 药物刺激: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系统疾病、肿瘤等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时,血液中皮质激素的影响,进而造成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出现波动,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这和药物相关,无需处理。
- 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下:有严重者还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值为零的情况,在机体逐渐恢复后,可以缓慢恢复正常水平。
- 伤寒、副伤寒: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会降低,需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等到感染得到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会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