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脑
在觉得“自己有病”这件事情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和医生对着干,明明只是小病,觉得自己无药可医,但有时病情较重,又认为医生在吓唬自己,这不,最近老赵总是忘东忘西、丢三落四。老赵觉得天要塌了,整天忧心忡忡,又不和医生进行友好的沟通。那么接下来就教两招自我诊断的方法
一般年龄超过60岁,出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原因有很多,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外伤、脑卒中等,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讲一下阿尔茨海默病的自我判断以及家属识别的方法。
出现以上症状,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则必须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医生会根据临床检查、认知量表测定痴呆、血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的原因,明确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
图:医生为患者做检查
临床检查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伪装的高手”,任凭你多细心认真,都可能对它有所疏忽。
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且阿尔茨海默病隐匿起病,有时进展非常缓慢。早期记忆力下降得通常不明显,有可能是一过性的,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的表现。对早期症状并没有足够的关注,通常是在记忆力下降明显的时候,才通过就诊发现。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是伪装的高手,但是在它“幼小”的时候,还是很容易被“欺负”的,早点“教训”它,它就翻不起大浪。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虽然阿尔茨海默病还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干预,如健康饮食、注意睡眠、积极运动、保持心理健康、适当的益智活动、良好的社交,以及积极的药物治疗等,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情况,甚至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将疾病长时间控制在早期阶段,给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
医学一直在进步,觉得“自己有病”要相信医生,不可讳疾忌医,冷静、科学才是健康正确的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