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能治病的。针灸是通过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发挥疗效,而且应用比较广泛,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疾病多可以用针灸治疗。
针灸平衡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达到的。例如胃火盛导致的牙痛,治疗应清泻胃火,针灸可选取足阳明胃经上的内庭穴,针刺采取泻法,以清泻胃热,即热者寒之的运用;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祛邪;另外针刺手法也分补泻;穴位配伍中如十宣穴、中极穴、水沟穴有祛邪作用,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穴有补益作用等;
针灸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可治疗多种痛证,如扭伤、腰痛、胃痛等,还可治疗中风后遗症导致的麻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