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T值范围低于-2.5算骨质疏松。
通过检查骨密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量减少或者骨质疏松的问题,一般通过骨密度检查时主要看T值的数值,如果T值的数值范围在-1到+1之间,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数值在-2.5到-1之间,说明存在体内骨量减少的问题,如果T值的数值低于-2.5,说明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的诊断,一般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测、双能X线检查或者超声检查进行分析,老年人、更年期女性、长期服用激素类的药物或者大量饮酒的人群,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的问题。
骨质疏松是属于骨代谢方面的疾病,主要考虑与体内长期缺钙有关,一般确诊骨质疏松之后需要积极的治疗,比如可以服用骨化三醇或者降钙素等药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部分比较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容易引发病理性骨折,比如腰骶部压缩性骨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