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后屁股出现出血,主要指腹泻后肛门出血。出血原因和腹泻损伤肛管黏膜相关。另外,也可能和痔疮、肛裂等病变相关,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这种情况下,应该明确具体的病变原因,再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发生腹泻情况后,患者短时间内多次排便,并且多为稀便或水样便,排便过程中,很容易损伤肛管黏膜,从而出现肛门出血症状。需要患者及早就医,明确腹泻的具体原因并进行治疗。例如:对于细菌性肠炎患者,可以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抗炎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习惯调整,适当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比重,改变腹泻病情,促进症状消退。
除肛管黏膜损伤情况外,如果患者存在痔疮,在腹泻过程中,可刺激损伤曲张痔静脉,也可能导致肛门出血症状的发生。需要患者积极治疗腹泻,同时,可以肛入痔疮栓、痔疮栓等药物,结合温水坐浴等理疗措施,控制和稳定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生腹泻情况以后,由于短时间内多次排便,对肛管黏膜的损伤明显加重,很可能诱发肛管黏膜撕裂损伤,导致肛裂发生。排便过程中,刺激肛裂伤口,就可能导致肛门出血发生。多伴随排便过程中肛门疼痛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结束后的肛门疼痛症状。这种情况下,则需要积极治疗腹泻,同时采取温水坐浴治疗,保持肛裂伤口清洁。坐浴结束后,在肛裂伤口区域涂抹痔疮膏、生长因子,促进肛裂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