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畅游医学知识海洋
睡觉脚抽筋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
2022-11-18 阅读量:33440
睡觉脚抽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需要针对性治疗:
- 受凉,睡觉时脚部没有注意保温,导致脚部受凉,肌肉感到寒冷刺激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导致脚抽筋。症状在脚部保温或热敷后会逐渐缓解。
- 剧烈运动,例如跑步、长距离行走、登山等,夜间睡觉休息时,脚部肌肉放松后,会出现脚抽筋的表现,与乳酸堆积、肌肉疲劳导致肌肉痉挛有关。患者可对局部进行热敷、按摩,同时注意休息,一般抽筋的情况可缓解。
- 缺钙,常见于发育期的年轻人或老年人。年轻人因为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骨骼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钙质,极易出现缺钙的情况,而低钙血症会导致肌肉的抽搐,表现为脚、下肢的抽筋。老年人缺钙多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治疗上可通过食物、药物或者日光照射等来补钙治疗。
- 踝管综合征,胫神经在脚踝处通过由筋膜和骨构成的踝管进入足部,因各种原因导致胫神经在踝管内卡压,出现足部的麻木不适、抽筋等症状,称为踝管综合征,在夜间会有脚抽筋的表现。治疗时可以采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目的是解除胫神经的压迫。
- 另外,像腰椎间盘突出症刺激神经根、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低钙血症等也可出现睡觉脚抽筋的症状。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