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碰到很多患者都有一次或两次自然流产史的,这部分患者往往非常焦虑。“医生,为什么我又胎停了?”“医生,我现在不敢要孩子,怕流产,我该怎么办?”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病人问我们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次的自然流产可以视为偶然现象,但是发生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即变成了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这是近年来国际广泛重视的生殖健康问题之一。
复发性流产
反复的妊娠失败(胚胎停育,生化妊娠,不明原因流产等)给夫妇双方带来极大的生理、心理创伤。我国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
宝宝的成长就像小树苗一样,需要富营养的土壤,充足的阳光照耀和雨露的滋润。首先,有一颗优质的种子最重要,胚胎就像种子,胚胎遗传物质即染色体正常才能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偶然一次的生化妊娠或者胚胎停育,有一半的因素是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不必太在意。然后,子宫内膜就像土壤,正常的子宫形态,有足够厚的内膜才能为胚胎提供发育的良好场所;同时,内分泌、免疫环境、血管的循环状态就像阳光、雨露,构成胚胎发育的外周环境。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成为成功妊娠路上的拦路虎。免疫因素导致的反复流产作为最隐匿的一个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对免疫异常的育龄妇女进行针对性的用药也成为治疗反复流产的一个新方向。
那么,复发性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呢?
1遗传因素
染色体异常、胚胎的非整倍体。
2生殖系统的畸形
子宫异常在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中所占的比例为 1.8%~37.6%,且造成孕中期流产比例要高于孕早期。孕中期流产中最常见的解剖异常即宫颈机能不全。纵膈子宫同样可以使孕早期流产风险增加,由于子宫纵膈的肌组织血供较差,蜕膜以及胎盘的形成和胚胎发育都受到限制。
3抗磷脂综合征(APS)
抗磷脂抗体(APLs)是一种获得性抗体,有 IgG、IgM、IgA 三种免疫球蛋白,能够与细胞中带负电荷的磷脂特异性结合,引起血栓和胎盘梗死,造成流产。目前 APLs 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均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和感染相关。
4内分泌因素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报道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可能占到了总 RSA 发病因素的 56%。PCOS 可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这些紊乱的内分泌环境都会增加流产和 RSA 的风险。
5免疫因素
免疫相关因素和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NK 细胞) RSA 中的自免疫因素目前具有争议,目前 50%~60% 的夫妇 RSA 病因不明,免疫因素可能是解释这部分病人的疑问的答案。无法被识别的染色体异常可能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感染因素
病毒血症和菌血症,肝炎,阴道炎症,风疹病毒、疱疹、巨细胞病毒、弓形虫(TORCH)这些与RSA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但在一项系统综述显示,彻底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也不能完全防止早产和 RSA。
7基本情况
如果您本身年龄大于35岁,肥胖、吸烟、酗酒、摄入过多咖啡因那么这些都是造成RSA的危险因素。
复发性流产并不是不治之症,我们希望在要宝宝路上的夫妇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树立坚定的信心,积极勇敢的面对,在科学的治疗下,相信各位的“种子”一定可以茁壮成长,平安健康!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