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颅骨缺损,一般在原发疾病治疗稳定后的3-6个月接受颅骨修补,修补材料有多种,传统的是钛网,有很多的孔眼。
还有现在流行的3D打印的聚醚醚酮材质的颅骨,能够根据缺损部位,3D打印出完全适形的颅骨,基本实现“严丝合缝”修补。
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传统钛网相对便宜,3D打印的材料相对较贵,但能够适应缺损部位,达到严密修补的效果。
整体上,两种材料均能满足基本的医疗及个体需求,两种材料修补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异的。
因此,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医生也会根据情况,给出合适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