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通过B超检查通常能够发现异常表现,是临床常用的初步诊断手段。
B超通过高频声波成像,可清晰显示子宫形态、肌层结构及血流分布特征。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B超常呈现子宫均匀性增大或局部隆起,肌层回声不均,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或低回声区,部分病例可探及边界模糊的腺肌瘤样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辅助观察肌层血流信号异常,表现为星点状或条索状血流增多。
经阴道B超因探头贴近子宫,分辨率更高,对早期或轻度病变的检出率优于经腹部检查,尤其适合无性生活史或肥胖患者。但B超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早期病变或弥漫型腺肌病可能因症状不典型而漏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如痛经、月经量增多及血清CA125水平综合判断。
作为无创、经济的首选检查方法,B超在子宫腺肌病的筛查、随访及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若B超提示可疑病变,可进一步行磁共振成像(MRI)以明确病变范围及深度,MRI对肌层浸润程度的显示更具优势,但成本较高,通常不作为常规初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