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积液的严重程度并非单纯由积液量(毫升)决定,但通常积液深度超过1.5-2cm(约15-20ml,因宫腔容积个体差异,此换算为粗略估算)或伴随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时需警惕,具体需结合病因、症状及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生理性宫腔积液常见于排卵后、早孕期或月经前后,深度多小于1cm(约10ml),通常无不适症状,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宫腔积液则多由感染、内膜病变、肿瘤或结构异常引起,即使积液量较少也可能伴随症状,如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3-5cm(约30-50ml)积液,伴下腹坠痛、经期延长;输卵管积水常致宫腔积液达4-6cm(约40-60ml),伴不孕和性交痛;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晚期可能出现血性积液超过5cm(约50ml),伴恶臭排液和消瘦。
评估宫腔积液时,需结合超声检查中积液的回声特征、范围及是否伴随分隔,同时关注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及临床症状。若积液持续存在、范围扩大或症状加重,需及时就医,通过宫腔镜、病理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