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下面缝针后的清洗,应使用温水轻轻冲洗,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缝合方式可能为侧切或竖切,不同方式恢复过程略有差异,但清洗原则相同。清洗应在每次排尿后进行,每日多次。使用流动的温水作为清洗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液。清洗时采取蹲位或坐位,用柔软的棉球或专用清洗器,从前往后轻轻冲洗阴部缝合处及周围区域,避免污水进入阴道。控制清洗力度,以防止撕拉伤口。避免用力揉搓,不使用高温水,防止伤口裂开。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
日常中,产妇应注意休息,避免久坐或久站,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用力影响伤口愈合。加强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恢复。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勤消毒,保持局部透气。避免盆浴,淋浴时注意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伤口护理,确保伤口正常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