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月经量减少是怎么回事
陈学军
主任医师
三级甲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免费咨询

月经量减少是怎么回事

2024-10-17 阅读量:40050

月经量减少可能是由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变化、宫腔粘连、精神压力过大或体重急剧下降等原因引起的。

  1. 卵巢功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卵巢功能会逐渐衰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是维持子宫内膜生长和周期性脱落的关键激素,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子宫内膜生长变薄,脱落时的月经量就会减少。卵巢早衰或手术切除卵巢也会导致月经量减少。
  2. 激素水平变化:除了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雌激素减少外,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疾病等也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导致月经量减少。
  3. 宫腔粘连:宫腔粘连是指子宫内膜因炎症、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粘连现象。这种粘连会限制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使得月经量减少。常见于经历过人流手术、宫腔感染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
  4. 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紊乱,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压力过大还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进一步影响月经的正常表现。
  5. 体重急剧下降:体重急剧下降会影响身体的脂肪比例,而脂肪是雌激素的合成原料之一。当体重下降过快,身体脂肪减少,雌激素的合成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月经量减少。体重急剧下降还可能引起身体其他内分泌功能的紊乱,进一步影响月经。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