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24小时不排尿,人就可能出现危险。
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水分后,通过肾脏代谢会形成尿液,尿液中含有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会蓄积起来,当贮到一定量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就称为排尿。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正常人体每天的尿液量为1000~2000毫升,每天小便次数在8~10次左右。24小时不排尿是不正常的情况,患者可能出现一定危险,需要及早就医检查,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1、脱水:由于水分摄入不足,导致尿液产生少,出现不排尿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烧伤患者,医生会根据尿液产生情况分析患者是否需要补水。患者脱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尿路梗阻:如果患者存在尿道异物、尿道狭窄、尿道损伤等情况,尿液无法顺利排出,潴留在泌尿系统内,也可能出现不排尿的情况。尿液潴留,可能诱发结石、尿路感染、膀胱破裂等病情,需要及早治疗。
3、肾功能障碍: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异常,肾脏滤过能力降低,尿液生产较少,患者多伴随身体浮肿等表现。当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等情况时,体内大量的尿素氮、肌酐不能排出体外,大量的毒素积聚在体内,会导致心衰、肾性脑病以及并发急性呼吸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危及生命的危险状况。
无论哪种原因导致不排尿情况发生,患者都应该及早就医,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再针对性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