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2023-09-15 阅读量:39840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等)及非显性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综合征。VCI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涵盖了从轻度至重度血管源性认知损害的发展过程。根据病情程度可将VCI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血管性痴呆(VaD)和混合性痴呆(MD),但三者并非病程发展关系。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病年龄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也越来越被重视,因此尽早诊断能够更早干预,今天就谈一谈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一、神经心理学评估

神经心理学评估是识别和诊断VCI的重要手段,也是监测药物疗效和评价疾病转归的重要工具。神经心理评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认知功能;②精神行为症状;③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1、认知功能评估

目前常用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oCA对VCI和VaD均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可信度,比MMSE更能早期识别血管性因素导致的轻微认知损害。

而针对不同认知领域也有相应的专项评估量表:(1)记忆:韦氏记忆量表、临床记忆量表等;(2)注意力: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等;(3)执行功能:连线测验及Stroop色词测验等;(4)视空间结构功能:韦氏智力量表积木测验、画钟测验等;(5)语言:词语流畅性测验、Boston命名测验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等。

对VCI疗效评价的量表:血管性痴呆评估量表(VaDAS-cog)在评价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认知障碍方面较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ADAS-cog)更敏感,已成为VaD药物研究中公认的认知功能评估工具。

2、精神行为症状

认知损害患者经常出现知觉、思维、心境及行为异常等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PSD),针对不同的精神行为症状,可采用不同的评估量表。

神经精神症状:通常评估BPSD应用最广泛的量表是神经精神量表(NPI),还有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非认知部分等;(2)淡漠:常用的量表有改良淡漠量表、情感淡漠评估量表等:(3)激越:常用的量表有Cohen-Mansfield激越行为量表;(4)抑郁:常用量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老年抑郁量表(GSD)、抑郁自评量表(SDS)等;(5)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

3、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目前,临床常用评价日常能力和社会功能的量表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协作研究日常能力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社会功能问卷、阿尔茨海默病功能评定和变化量表、痴呆日常生活能力衰退检查、进行性恶化评分和痴呆残疾评估等。

二、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寻找VCI的危险因素,并排除其他导致认知损害的原因,有助于VCI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应对所有首次就诊的患者进行血液学监测,如病情复杂,条件允许时可行脑脊液及基因检测,以协助鉴别诊断。

神经影像学对提供VCI的病变证据、分型诊断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鉴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诊患者均应行脑结构影像学检查,首选建议头颅MRI。

对于临床和结构影像不能确定VCI诊断的患者,可行脑功能影像学检查,目前有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等。但目前受制于各个医院的条件等原因,一般不做常规推荐。

其他检查如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电图(EEG)分别对于筛查脑血流和鉴别正常老化与痴呆有重要价值,但在鉴别痴呆亚型时证据不足。神经电生理检查中,事件相关电位(ERP)如P300和N400的认知评估价值正在被发掘。组织活检及病理学检查虽为诊断的金标准,但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因受伦理等限制,在痴呆的临床诊断中往往成为末选。

三、诊断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损害学组在VCI病因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VCI及其分类诊断标准。VCI的诊断包括三个核心要素:认知损害、血管因素以及认知损害与血管因素存在因果关系及时间关系等。

1、病因分类诊断

在VCI的诊断成立后,需进行病因分类诊断,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对病因分类诊断做出如下建议:

(1)危险因素相关性VCI

包括有长期血管危险因素,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以及是否有明确的脑卒中病史和影像学无明显的血管病灶:关键部位无血管病灶,非关键部位大于1cm的血管病灶小于等于3个。

(2)缺血性VCI

大血管性:①明确的脑卒中病史;②认知损害相对急性发病,或呈阶梯样进展;③认知损害与脑卒中有明确的因果及时间关系;④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病灶直径大于1.5cm。

小血管性:①有或无明确脑卒中病史;②认知损害相对缓慢发病;③影像学显示有多发腔隙性梗死或广泛白质病变,或两者并存。

低灌注性:①有导致脑低灌注的病因:如脑动脉狭窄、心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等;②认知损害与低灌注事件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及时间关系。

(3)出血性VCI

需要患者有明确的脑出血病史:如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认知损害与脑出血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及时间关系。急性期影像学检查可见相应的脑出血证据。

(4)其他脑血管病性VCI

除上述以外的血管病变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畸形等,诊断时也需要认知损害与血管病变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及时间关系,影像学显示有相应的病灶。

(5)脑血管病合并AD

在脑血管病合并AD的诊断中,患者都有影像学检查证实海马和内侧颞叶萎缩,同时伴有脑脊液t-tau和p-tau升高、Aβ1-42降低支持诊断。但脑血管病伴AD患者在诊断时,需先发现有脑血管病病史,而AD伴脑血管病则是在AD病程中发生脑血管病。

3、程度诊断

(1)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日常能力基本正常,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轻微受损,但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国际上现有的VCIND诊断标准为:2014年国际血管性行为与认知障碍学会(VASCOG)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

(2)VaD认知功能损害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职业或社交能力,符合痴呆诊断标准。目前,有4个国际广泛使用的VaD诊断标准:美国加利福尼亚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中心(ADDTC)和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和卒中研究所与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制定的重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以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DSM-Ⅴ中提到的重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VCI严重损害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和经济损失,已经成为全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对VCI患者进行规范诊治十分重要,建议临床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来做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

[2]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编写组.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35):2737-2744.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9.35.005.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