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头痛通常在摄入酒精或含酒精饮料后立即或延迟发生。主要是由于宿醉、血管性头痛、脑供血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1.宿醉
因饮酒过量,隔夜休息后,体内的酒精即乙醇已经完全排净,但仍有头痛、眩晕、疲劳、恶心等症状。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酒精代谢后的有害物质(如乙醛等)全部清除而造成急性中毒症状。
2.血管性头痛
该症状在临床较为常见,由于乙醇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过量饮酒会导致患者血液中乙醇浓度升高,引起脑血管扩张。而脑血管扩张后其正常的收缩、舒张功能会受到影响,便会引起血管性头痛。
3.脑供血不足
在喝酒后酒精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对脑血管形成刺激,导致脑血管舒张、收缩功能产生障碍,造成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疼。
酒后头疼可以多喝水,如蜂蜜水、淡盐水、温开水等,通过饮水后排尿带走体内的乙醇,减轻疼痛的症状。同时患者应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
酒精诱发的头疼通过休息可以缓解,但是若长时间不缓解或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纳洛酮舌下片(即风度片)治疗。盐酸纳洛酮属于医院抢救“酒精中毒”患者醒脑的常用药物,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导致酩酊状态的口服药物制剂。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和多巴胺会被浓缩成阿片类物质,作用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使人出现头晕步态不稳以及话多等醉酒的状况。该药物是一种吗啡受体拮抗剂,与阿片受体后会刺激交感神经并释放儿茶酚胺,从而起到醒酒的作用,使饮酒者清醒。
其次,由于口腔黏膜对药物吸收很快,舌下含服风度,10分钟即可起效,半小时迅速醒酒,患者可根据醉酒后情况重复使用,每隔10分钟含服1~2片。
最后,如头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较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需及时到神经内科或急诊科就诊,完善神经系统查体、头颅影像学等检查,诊治的重点是防止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发生。平时在日常生活中遇上不可避免的“酒局”,可以常备醒酒药物,如风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