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分泌白色一般考虑是感染导致的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Ⅱ型前列腺炎等。
主要因为淋病奈瑟双球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尿道外口灼热、瘙痒及疼痛,尿道外口出现稀薄而透明的分泌物,1~2天后分泌物变为黏稠,呈黄白色脓性,可有尿道刺激、尿频症状,因为鳞状上皮较易感染,因此舟状窝和尿道口首先会出现症状,分泌物也首先在尿道外口和舟状窝出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致病菌较多,常见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以及人型支原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排尿时疼痛及尿道有分泌物,但症状较淋菌性尿道炎轻,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有的只有尿道分泌物。尿道分泌物的特点是分泌物稀薄,量少,浆液性或稀薄脓性,自行流出者少,常要用手挤压尿道才能溢出;晨起尿道口少许黏液性分泌物。
发病机制以尿路感染患者发生尿液逆流,病原体进入前列腺引起感染。长期反复下尿路感染和存在前列腺结石,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不尽、尿滴沥,有时尿末或大便后有乳白色前列腺液排出,称为尿道滴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