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刮痧有用,但多作为辅助疗法。
气滞血瘀是中医上常见的证候类型,是气机郁滞导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应选择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方法。刮痧是中国的传统疗法,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及相应手法,蘸取一定介质,在人体表面反复摩擦、刮动,起到活血行气的作用。
气滞血瘀者在人体背部选择合适的刮痧手法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疏通背部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能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对于气机郁滞所致的血液运行受阻,起到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所以是有用的。
但气滞血瘀的形成和情绪不畅或外邪侵入等因素有关,刮痧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更适合作为辅助治疗。同时应配合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功效的中药,如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血府逐瘀丸等,进行辨证调理。
建议:刮痧后不宜立即洗澡,以免感染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