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引起咽鼓管堵塞的原因为鼻窦炎合并下鼻甲肥大、鼻窦炎合并后鼻孔息肉,可应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一、原因
- 鼻窦炎合并下鼻甲肥大:鼻窦炎病变时如果合并下鼻甲肥大,鼻腔分泌物增多时,由于咽鼓管距离下鼻甲较近,鼻部炎症病变容易侵犯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堵塞。咽鼓管堵塞后,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导致中耳负压,诱发中耳炎性病变,出现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临床症状是耳闷、耳部堵塞感、听力减退、耳鸣。
- 鼻窦炎合并后鼻孔息肉:如鼻窦炎同时还患有后鼻孔息肉,后鼻孔息肉阻塞鼻腔,引起鼻塞、流鼻涕,鼻腔黏膜炎症病变可波及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咽口黏膜充血,即可引起咽鼓管堵塞。
二、治疗
- 药物治疗:鼻窦炎引起咽鼓管堵塞首先应积极治疗鼻窦炎、解除堵塞诱因。可应用抗炎药、鼻喷剂、黏液促排剂治疗,如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孢呋辛、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呋麻滴鼻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可采用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改善耳闷、听力减退等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咽鼓管堵塞,可考虑行鼓膜置管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