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中段尿出现白色浑浊,有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因素有关,常见的感染有:肾盂肾炎、肾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尿路结石合并感染等。
引起肾盂肾炎的常见细菌有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粪便球菌等,细菌感染后引起泌尿道黏膜炎症甚至化脓、上皮细胞脱落等导致尿液浑浊。治疗选择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尽量用药10-14天。
结核菌在泌尿道感染后组织细胞黏膜炎症,有可能引起黏膜溃疡或化脓导致尿液浑浊症状,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等药物,治疗时间周期至少需要4-6个月,甚至更长。
当尿路有结石可增加感染风险,出现细菌感染时可引起泌尿系统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和白细胞增加,排尿液时也可能出现尿液浑浊现象,还可能伴有尿痛、尿频,同样需要抗感染治疗,如: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出现尿液浑浊时要多喝水,在没有禁忌证情况下至少每天喝水1000毫升以上,可以清洁尿路,有利于感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