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但是一直分泌口水,考虑与口腔疾病、佩戴假牙、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有关。
- 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舌炎等,在口腔黏膜发生炎性感染时,会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疼痛对于口腔内腺体刺激,导致腺体分泌增多而出现一直分泌口水的现象,此时如果患者摄入水分不足、出现精神紧张等,都会引起口干舌燥的表现。患者可以遵医嘱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水或者复方黄柏液含漱,还有注意多喝水。
- 如果患者第一次佩戴假牙,由于口腔内异物感明显,刺激唾液分泌,继而会出现一直分泌口水的现象,当口水分泌过多,而摄入水分不足时,继而患者还会出现口干舌燥的表现。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喝水即可。
-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的前兆:脑梗塞由于脑动脉硬化出现血管壁增厚、狭窄或堵塞,压迫神经组织影响正常吞咽功能,继而出现一直分泌口水的现象;如果同时出现上火或过度紧张,会感觉到口干舌燥。患者可完善头部核磁、头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匹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 糖尿病患者老年性痴呆:主要由于前脑功能下降,咽喉部肌肉力量减弱,口水不能吞咽,继而会出现一直分泌口水的现象,而此时由于糖尿病患者处于血糖高状态,高血糖引起体内糖代谢紊乱严重,影响了正常渗透压的水平,导致渗透压高于正常水平,继而会导致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的表现。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二甲双胍、促胰岛素分泌剂类等药物治疗。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过多,机体产生高代谢症候群时,则会引起患者出现口干舌燥的表现;而如果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受损时,还会导致患者一直分泌口水。患者应遵医嘱应用甲巯咪唑、丙基硫氧嘧啶类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口干舌燥一直分泌口水的症状,建议根据伴随症状和相关临床检查,进行综合评估,明确具体发病原因,然后选择合理方案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