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 李爱华教授:卵巢癌免疫治疗探索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

一、免疫治疗概述

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诺贝尔评委会授予MDAndersonCancerCenter詹姆斯·艾利森(JamesP.Allison)、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Honjo)!表彰他们在抑制免疫负调节癌症疗法的重大贡献。

二、卵巢癌免疫治疗探索

晚期卵巢癌容易多次复发,严重危害女性健康,亟待新的治疗选择。

卵巢癌有3个特征:70%确诊时处于晚期,70%一线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后2年内复发;5年生存率仅30%~40%,随复发次数增加,PFS逐渐缩短,铂敏感最终发展为铂耐药,且化疗累积毒性逐渐增加。

纳武单抗组和化疗组ORR分别为8%vs13%,DCR分别为36%vs60%,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纳武单抗组和化疗组mPFS分别为2.0个月vs3.8个月(P=0.002),化疗组优于纳武单抗组。纳武单抗组和化疗组mOS分别为10.1个月vs12.1个月(P=0.808),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

总结

研究结果显示,奥拉帕利、贝伐和德瓦鲁单抗豪华组合在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因联合引起的严重毒性信号。对于多线治疗的PSR卵巢癌患者,治疗效果有限,但该治疗组异质性大,样本量较小。对于多线治疗的PRR卵巢癌患者,包括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和PARPi,联合治疗获益显著,部分患者有长期的应答反应。此联合治疗方案的进一步研究已被批准,特别是经过一线治疗、PARPi+/-BEV一线维持治疗后进展的患者。

三、前景展望

小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对于卵巢癌疗效不理想;

未来更加关注肿瘤微环境,关注疗效预测标志物,实现精准治疗、个体化治疗;

积极开展推进临床试验,联合抗血管药物、靶向治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以提高疗效;

关注其它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如合成长肽疫苗,RNA疫苗、CART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等;

监测并应对治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精彩回放
专家视点

李爱华教授专访: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多无自觉症状,70%的患者一经发现即属晚期。那么卵巢癌的诊断及治疗该遵循哪些原则呢?在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上,我们采访了聊城市人民医院李爱华教授,看她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