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
妇产医典:卵巢癌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哪些?
李爱华教授:卵巢癌病因尚不明确,已知的风险因素有5种:
1、遗传因素
BRCA基因突变可导致女性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就罹患卵巢癌的风险,BRCA1突变者为54%,BRCA2突变者为23%。
另外,其它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如:Lynch综合征、Li-FraumeniSyndrome、CowdenSyndrome等,发病年龄提早,患多种肿瘤的风险增加。
2、内分泌因素
卵巢排卵与修复过程可能与发病有关。
3、生育因素
不孕症、终生未育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增加。
4、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可能与卵巢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有一定关联。
5、环境因素
抽烟、肥胖、高脂饮食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
临床症状:卵巢位于盆腔深处,早期多无自觉症状,70%的患者一经发现即属晚期。由于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可出现“卵巢癌三联征”:腹胀、腹部包块及腹水,晚期患者甚至出现消瘦、恶病质。40~60岁是卵巢癌高发年龄,应强调定期查体的重要性。
妇产医典:卵巢癌诊断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疾病的诊断依靠三方面:详细的病史(包括家族史)、全面查体(包括妇科检查)、必要的辅助检验及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超声、CT、MRI及PET/CT检查,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术前评估,SuidanCT评分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大多以7分为界值,如评分小于7分,则选择手术,如Suidan评分7分以上或腹腔镜Fagotti评分≥8分时,推荐NACT,以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鉴别盆腔肿物良恶性有帮助,常用的卵巢肿瘤标志物包括:CA125、HE4、CEA、CA199、CA153、AFP、HCG等,另外还有:基于CA125和HE4的绝经前后卵巢癌风险预测值(riskofovarianmalignancyalgorithm,ROMA)、基于血清CA125水平、绝经状态及超声特征的卵巢囊肿恶性风险指数(RMI)等。
如盆腔肿物为实性或双侧,或存在明显胃肠道症状,或胃肠道相关肿瘤指标异常升高时,需要行消化道内镜检查,以排除胃肠道肿瘤。
重视乳腺检查,以排除乳腺肿瘤。如需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术前应排除子宫内膜病变。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学证实。
妇产医典:卵巢癌的治疗要遵循哪些原则?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2021版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卵巢癌初始治疗的原则是:手术为主,辅助化疗,强调靶向治疗及维持治疗,探索免疫治疗新进展。
手术和化疗是卵巢癌患者治疗的基石,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终极目标是R0,切除肉眼可见病灶,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这也是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关键。研究数据显示,R0比R1的五年生存率提高2.7倍,比R2的五年生存率提高4倍。
NACT用于卵巢癌一直存有争议,指南指出,经过妇科肿瘤医师评估后,如无法做到R0切除,建议NACT后行IDS,其疗效不劣于PDS。需要强调的是,应由妇科肿瘤医师进行评估和决策。
化疗方面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需要关注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
重视卵巢癌的维持治疗,对于FIGOⅡ期及以上卵巢高级别浆液性/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在初始治疗结束获得临床缓解后,应进行维持治疗,以期延长PFS,改善生存。
靶向药物主要有贝伐珠单抗与PARPi,基于“ICON7、GOG-0218、OCEANS、AURELIA”等大型RCT研究,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及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对于BRCA、HRD阴性的高复发风险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无论PFS和OS均有获益。
近年来,PARPi已然改变了卵巢癌的传统治疗模式,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卢卡帕利、氟唑帕利、帕米帕利是PARPi的典型代表,多中心的RCT研究证实,PARPi可用于BRCA阳性或HRD阳性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及二线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及OS,对于BRCA及HRD阴性的卵巢癌患者,尼拉帕利也有“全”人群生存获益,无疑给卵巢癌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免疫单药治疗卵巢癌疗效有限,但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i、双免疫治疗、以及多靶点联合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期待这些临床试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