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按地区查找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河北 河南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西 江西 辽宁 山西 福建 美国 黑龙江 云南 天津 四川 安徽 吉林 海南 贵州 陕西 重庆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新疆 青海 西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院路10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毗邻北京中华世纪坛,原为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创建于1915年,1989年通过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为北京市属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及北京世纪坛医院医联体理事单位。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占地面积7.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设有54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DRG评价学科齐全。编制床位1100张,在职职工约2500人,高级职称专家300余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员700余人,国内资深知名专家近百名。拥有精准定量高端 PET-CT、256排512层高端能谱CT,256层高端iCT、3.0T及1.5T磁共振成像仪、精准定位医用直线加速器、智能移动机器人DSA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多次承担国际医疗援助、精准扶贫与国内对口援助、大型医疗保障任务,先后荣获“北京市高危孕产妇抢救指定医院”、“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会员单位”、“北京市全项目美容整形主诊医师培训(进修)基地、”“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健促会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双十佳人民满意医院”等荣誉。医院重点学科为肿瘤内科、中医内科、变态反应科、胃肠肿瘤及肝胆肿瘤外科、腹膜肿瘤外科、消化内科、医学检验科。重点发展学科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妇产科、血管外科、结直肠肿瘤外科、神经与精神科、脊柱外科、呼吸内科、药剂科。淋巴外科、干部医疗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科为医院特色学科。

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
公立 三级

我们是北京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15号,占地1.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350张。2017年12月,医院正式接诊医保患者,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自成立之初,裕和医院便深知,民营医疗的建设,是一场吸引医疗人才和建设重点专科的系统性工程。得益于开放的求贤文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医院汇聚了数十位来自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在职医生队伍中,拥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级专家超过半数。 一手抓人才建设,一手抓对外合作。裕和医院目前已经与北京肿瘤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会等业内翘楚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医院的肿瘤学科和中医大门诊,为医院的重点学科打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裕和医院共开设肿瘤、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泌尿外科(24小时接诊)、康复、疼痛、口腔、血管神经外科(24小时接诊)、体检中心、胃肠镜中心、药剂、检验、影像等数十个专业学科,并围绕肿瘤治疗、中医诊疗、疾病康复、女性健康及不孕不育等打造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裕和医院还配置飞利浦 1.5T超导磁共振、飞利浦64排128层纳米螺旋CT等先进设备,百级手术间1个,万级手术间2个,正负压切换特殊感染手术间1个,并配备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等现代化设备。将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国工程院
其他

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合法地开展活动。 工程院的职能和任务: 1.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组织研究、讨论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关键性问题,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对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出报告和建议; 2.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战略性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接受政府和有关方面委托,对重大工程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方案及其实施提供咨询;3.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激励优秀人才成长;4.组织开展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代表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参加相应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际学术活动;5.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先进科学文化,维护科学道德尊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厦门弘爱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厦门市湖里区仙岳路3777号

厦门弘爱医院系厦门市属国有企业建发集团牵头设立的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举办的三级非营利性大型综合医院,规划总床位1380张,首期开设42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于2018年9月正式开业,2019年9月挂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始建于1908年,现为市属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暨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任务。截至2020年底,医院有职工10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6人,高级职称135人。医院编制床位800张。新门诊病房楼及附属用房工程于201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为该院挂靠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其他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1971年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并,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12月举行五十周年院庆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以中医药科学研究作为中心任务。 该院屠呦呦终身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于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截至2016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下设17个科研单位(包括14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3家教育单位,2家分院,5家学术、出版单位,3家挂靠单位;有职工5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19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及1个独立设置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其他

海淀院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北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我院始终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 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形成了综合实力卓越、亚专科齐备、特色病种鲜明的医院特色。设有综合病房两个,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症、重症、难治的精神障碍患者;设有特需医疗病房一个,面向高端人群和国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士;设有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病房、睡眠医学科病房等亚专科病房以及酒药依赖和进食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为相关人群提供专科的精神卫生服务。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多专家会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患者的就诊需求;还设有进食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分析治疗、精神疾病康复咨询、心理治疗、老年儿童等相关专业门诊,以满足就诊者对专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我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自1997 年以来,共完成了百余种精神科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疗效验证。健康教育和自助团体在精神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动患者和家属参与到精神疾病康复的全过程是我院的医疗特色之一。多年来我院定期举办戒酒互助会(AA)、痴呆患者家属联谊会、精神分裂症家属联谊会、老年期痴呆家属联谊会、抑郁症患者自助团体、进食康复联谊会、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活动。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也挂靠我院,定期组织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和家属联谊活动。以上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社区再适应奠定基础。

首都儿科研究所
其他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2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家儿科医学研究所,前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83年归属北京市卫生局,正式更名为首都儿科研究所,1986年附属儿童医院正式成立。附属儿童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属于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集儿科基础研究、临床、高等教育、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儿科医学机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申报儿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硕士培养点。全所院现有职工1900余人。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6名,拥有高级职称专家259名。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研究所设有11个基础研究室、1个儿童健康大数据中心和1个实验中心,儿童发育营养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儿童病毒病原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北京市儿童成人慢性病防治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发育及疾病研究中心、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国家CDC妇儿中心合作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等4个科研合作中心。在六十余年的发展中,确立了以“儿童保健研究”“儿科疾病应用基础研究”“儿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和有着明确科技创新特色的学科群。建立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整合优势科研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完整的发展体系。承担着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间的多边合作以及科技部、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市科委等一系列关系到儿童保健、儿科常见病和罕见病等重大研究项目,课题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一批优秀研究项目先后获奖,获得国家级奖项7个,省部级各类科技进步奖105项。附属儿童医院编制床位400张。设有26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2019年门诊量227万余人次,出院病人3.7万余人次,住院手术病人1.2万余人次。国家/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技术实力领先。拥有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卫生行业专项课题先天重大畸形治疗技术科技攻关牵头单位、中国出生缺陷救助“示范基地”、全科联盟联合诊疗中心成员单位、中国儿童糖尿病管理中心、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单位5个国家级平台,爱婴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危重新生儿转会诊指定医院、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东区)牵头单位、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心、北京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北京市新生儿学组组长单位6个北京市级平台。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其他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Peking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Hospital)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命园路1号,成立于2014年,是一所非营利性(非政府办)三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现任院长为刘晓光,执行院长为梁军。 2002年3月3日,北京大学向北京市呈交启动北大国际医院建设的请示。7月28日,北京市委书记批复同意建设北大国际医院。8月8日。北京大学同意设立北大国际医院投资管理公司。2003年9月9日,获北京市卫生局批准。2004年12月31日,卫生部复函同意立项。2005年4月8日,获得北京市发改委核准。2007年3月30日,北大国际医院奠基。2010年3月3日,门诊医技住院楼全面开工。2011年6月6日,医院主体结构封顶。2012年5月5日,感染楼完成竣工验收并启用。2013年12月12日,肿瘤科研楼完成竣工验收并启用。2014年12月5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开业。2018年1月,医院启动对口支援工作。2019年11月,与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2022年4月,和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正式达成合作并签署合作协议。 2024年3月,医院特色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分中心正式揭牌。 7月12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成立。 2025年7月1日,医院体重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7月18日,成立预住院中心。 截至2024年,医院在职员工2033人。截至2025年7月医院占地4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00张, 设有66个医疗临床和医技科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其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是一所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医院,她的前身是中央警备团卫生所,组建于1937年,曾跟随党中央转战于革命圣地延安和西柏坡,1949年进驻北京,1983年转隶为武警总医院,1990年正式开院,2018年转隶联勤保障部队,隶属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
公立 二级甲等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是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而创建,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专科儿童医院,是北京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向京西南地区输出的绿色通道与基地。医院坐落于北京市房山区,占地面积15000多平米,汇聚众多国内儿科知名专家,诊疗技术,仪器设备先进,服务专业贴心,环境优美舒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胡同5号

医院建于1912年,前身是北洋时期建立的陆军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后为民国军政部北平陆军总医院。 2018年12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6年5月5日,原北京军区总医院正式更名为陆军总医院;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由华北军区接管,更名为华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北平陆军医院;1955年更名为北京军区总医院;2016年1月16日零时零分转由陆军领导管理;2018年12月,从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的“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获悉,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已标注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陆军总医院)”。医院拥有一大批技术实力雄厚全军专科中心:包括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全军普通外科诊治中心、全军肝病治疗中心、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全军肿瘤内科诊治中心、全军皮肤病诊治中心、全军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全军儿科诊治中心。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首都儿科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家儿科医学研究所,前身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83年归属北京市卫生局,正式更名为首都儿科研究所,1986年附属儿童医院正式成立。附属儿童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属于公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集儿科基础研究、临床、高等教育、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儿科医学机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联合申报儿科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硕士培养点。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公立 三级甲等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始建于1941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全面发展的大型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和口腔医学研究机构。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管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医院口腔专科医疗服务规模世界领先。现有诊疗椅位664台,开放病床171张,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8个,下属分支医疗机构5个,职工2600余人。2019年门急诊服务群众176.02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96人。首批次获得了口腔类别全部八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还是2008奥运会及残奥会,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定点医院。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之一,首批由教育部批准招收口腔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口腔医学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单位,全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口腔医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首批口腔科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中国医师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2018)中均荣列“A ”。自“牙医学”学科列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已连续6年居中国内地第一名,全球排名(2015-2020年)依次为:并列第17、第16、第13、并列第15、第23、第20;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中连续10年位列口腔专科第一名;北大版“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口腔综合榜单第一名。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29名国家级人才和教学团队;在培养的毕业生中,目前已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副会长10名等一批学术造诣高、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医院拥有多个国家级平台或基地: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领域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医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口腔医学质控中心、国家(口腔)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和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还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监局口腔生物材料重点实验室、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科技研发平台。医院多年来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促进等工作。198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为“WHO预防牙医学科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参与组织领导了20多年“全国爱牙日”活动,主持完成了前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主持,北大口腔专家作为主力(12人专家组中7人)参与全过程。先后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科普基地称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基地。医院作为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国家口腔医学质控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等全国性口腔行业组织的支撑单位和会长/理事长/主任单位,始终致力于我国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医师队伍培养和成长、全民口腔健康水平提升,并通过对口帮扶、建立联盟等形式,辐射带动全国口腔医学发展。还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牵头一系列业内管理规范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为国家相关政策、规划的制订提供专家意见。北大口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勇担使命,响应援疆援藏、京津冀协同发展、京蒙对口支援等号召,依托学科优势,发起“口腔医学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联盟平台”,与多家院校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和远程医疗协议,成立囊括海淀区四十余家口腔服务机构的口腔专科医联体。作为国内口腔医学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海外40余所口腔医学院校签署了学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先后建立4个国际专科医师、国际学者培训基地: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WHOCC)、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肿瘤与修复重建培训中心(IAOMS)、国际内固定学会颅颌面分会培训中心(AOCMF)、国际口腔种植学会国际学者培训中心(ITI Scholarship Center-Beijing),培训海外青年学者数十人;每年接待大量外宾,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和地区性学术会议,已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70多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以“厚德尚学、精医济世”的院训精神作为核心文化理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并激励着一代代北大口腔人为了早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口腔医学院”的目标而不断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民航总医院
公立 三级

北京市朝外高井甲1号

民航总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部,是一所设备先进、科室齐全、服务优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编制床位800张,实际开放床位1036张。各项业务技术水平和病人规模达到北京市三甲医院水平,在航空疾病的诊疗与研究方面位居行业领先地位。目前我院现有11个病区(即将开放21个病区)、35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内科设有8个专业: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老年病科。外科7个专业:普外科、肝胆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整形外科。妇产科8个专业: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优生学、妇女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儿科9个专业:小儿消化、小儿呼吸、小儿心脏病、小儿肾病、小儿血液病、小儿内分泌、小儿传染病、小儿遗传病;其他科室如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感染疾病科、急诊科、麻醉科、疼痛科、康复理疗科等。医技科室8个,包括放射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药剂科、物理诊断科、病理科、高低压氧科等科室。医院拥有数十台套大型医疗设备。如1.5T核磁、64排螺旋CT、16排CT、DSA(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SPECT、心脏专用和胎儿专用彩超、高低温高低压一体氧舱等。能够进行全身各部位的核磁成像检查;螺旋CT除可以完成全身部位的扫描检查外,独特的低射线剂量心脏冠脉血管成像技术满足了低射线高清晰的图像要求;2台血管造影机可以满足心内科和放射科日常工作和急诊抢救的需要;SPECT除进行常规的心脏和肺脏扫描外,对于发现癌症病人的早期骨转移具有独特的优势;西门子心脏专用彩超具有先进的单周期四维成像技术,图像清晰可靠;胎儿专用彩超用于诊断胎儿的先天性疾病;先进的高低压一体舱即可进行高压氧治疗,还可进行低压训练及研究,是高原飞行及高原适应不可多得的设备。医院拥有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谱分析仪等设备保证了各项临床检查和航空医学检查的准确性。医院秉承“服务民航,面向社会”的办院宗旨,坚持“医院发展以员工为中心,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打造“公平、诚信”的医院核心价值体系。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救治危重症患者和疑难病症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医院的许多科室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技能,如心内科开展的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日臻成熟,每年完成近千例,坚持十余年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绿色通道,极大地争取了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呼吸科的睡眠监测诊断了许多疑难问题;消化科的急症内镜异物取出、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技术,经皮胆总管结石取出术使病人免除了开刀之苦;肾内科超大规模的血液透析量和高质量的透析技术享誉京城;泌尿外科的前列腺癌冷冻技术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输尿管软镜取石技术及激光碎石技术占领了业界制高点,大量服务于民航飞行员和群众;骨科的急性创伤救治快速及时,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技术已成常规;妇产科和放射科成为朝阳区孕产妇急救网络产科出血定点救治中心;胸外科的肺癌冷冻治疗延缓了病情;心外科能完成心脏冠脉搭桥、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房间隔缺损修补等疑难心脏手术。我院内科和外科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我院和其他医院数十名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任务;血液透析中心是北京市透析技术培训基地。民航体检鉴定所是全国航空医师进修基地;航空医学研究所是全国民航药物和毒理分析中心。我院还是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院,一直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本科生的教学和临床实习工作。其中我院的心血管内科、头颈外科、检验科、妇产科B超室作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医院在科研项目方面,获得了民航局级科研课题数十项,并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我院确立了“以普通医学为基础,以航空医学为引领”的发展方向,随着航空医学大楼的使用,医院的就诊环境将会得到很大改观,同时也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临床医学和航空医学建设中来,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