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于1982年12月正式挂牌,2004年8月成立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2013年6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人才队伍齐备、学科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教成果丰硕、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完善,集医疗、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成为广州市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医学研究机构,广东省、广州市干部保健基地。医院由院本部、番禺院区和西院区组成。医院本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核心地区,双地铁昌岗站上盖。医院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9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5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附设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以及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人数3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31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双聘院士3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1名。近300人次在省、市学术团体各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专科特色突出,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风湿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慢性疼痛防治及肾移植、外科微创手术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疼痛科、过敏反应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外科、康复科、医学检验科、胸外科、肾内科、医学影像科、眼科、内分泌科和呼吸内科、疼痛科、过敏反应科等16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疼痛科、过敏反应科3个专科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专科。25个临床专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专业为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医院拥有最新一代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全飞秒激光近视治疗机、3.0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256排全身高速螺旋能谱CT、双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术中放疗手术系统、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机器人手术显微镜、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等一批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医院负责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二系、医学影像学系、麻醉学系的教学工作,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承担了专科、本科、研究生、住培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我院共有博士生导师77人,硕士生导师152人。内科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内科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还拥有一批省市精品课程。拥有住院医师规范化规培基地27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协同医院2家。临床医学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九轮攀峰重点学科,神经内科为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和临床检验诊断学为广州市属高校重点学科,外科学为广州市属高校重点扶持学科,急诊医学、泌尿疾病学为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拥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神经遗传与离子通道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卫计委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4个。近五年来,获得科研经费2.5亿余元,获得各级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7项(包括联合基金项目1项)。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坚守“仁爱、精诚、团结、创新”的院训,发扬“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广医二院人精神,实行全方位优质医疗服务。以“更好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更好的环境、更合理的费用”为目标,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严谨的作风、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信任,病人遍及省内外、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获广东省“文明医院”、“百家文明医院”、“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及“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州市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广州市医保信用‘AAA’级定点医疗机构”等荣誉称号。
尹玉珊,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首批粤港澳大湾区管理专科护士。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的护理,具有丰富的神经专科护理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主要社会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护理学会认知症照护专委会主任委员;广州护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州护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黄婷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老年护理领域专科护士。
张惠仪,主管护师,广东省教育护士,粤港联合培养高级康复专科护士,擅长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认知、吞咽、偏瘫、二便、肺炎等。
米红艳,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老年专科护士,广东省教育护士,脑心健康管理师。擅长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老年患者常见症状:肢体偏瘫、吞咽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护理。主要社会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护理学会认知症照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居家养老协会失智症照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信息专委会常委。
陈李楠,女,主管护师,2012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至今,在临床工作10年间,积累了丰富的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经验,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相关论文1篇。2022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李又福: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南山班秘书。专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及教学十余年,致力于疑难杂症及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高。主要擅长脑血管病、头晕及耳石症、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神经系统常见病、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社会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及中国癫痫学会 委员;中国卒中学会 委员;广东省神经康复学会 委员;PBL教学导师。
梁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疼痛多学科管理专业委员会 常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病康复分会 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及神经疼痛学组 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认知障碍组 委员。多年从事脑血管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参加多项国家级,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运动障碍病、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曾到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期刊发表多篇论著。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的临床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脑血管病诊治康复、神经内科重症、头痛、运动障碍疾病、痴呆、周围神经病等方面有丰富临床诊疗经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语言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康复医学科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年协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语言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2019年实力中青年医生;2020年羊城青年好医生。从事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吞咽及认知障碍康复。擅长神经疾病康复,如脑卒中、颅脑外伤等所致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估与治疗。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的评估与治疗亦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开展吞咽造影评估、吞咽动态喉镜评估、吞咽障碍球囊扩张治疗、失语症评估、认知障碍评估、言语吞咽及认知障碍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等,致力于不断提高言语、吞咽及认知障碍的精准评估与规范化治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兼临床营养科副主任。擅长的领域是:使用以膳食模式和功能食品为基础的营养手段,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后,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病、癫痫临床及基础研究,擅长痴呆、帕金森病及癫痫的诊疗,致力于疾病致病基因及变异致病性评估方面的研究。主要社会学术团体任职:中华医学会广东神经病学分会痴呆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养结合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委员会AD生物标志物学组委员。
魏佳娜,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10年,主要研究帕金森痴呆等变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变性疾病及脑血管病的防治。社会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影像学组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小血管病学组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头痛学组委员;国际运动障碍协会委员。
杨少青,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工作多年,参与多项癫痫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相关成果获教育部二等奖,广州市二等奖; 参与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成果获广东省三等奖;参与多项帕金森与老年痴呆的国内外研究。对头晕、睡眠障碍、不自主运动和癫痫、帕金森病、痴呆、脑血管病、 变性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等有深入研究。主要社会学术团体任职:广东省神经功能修复与疑难疾病专委会委员。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潘英,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脑血管病、癫痫、锥体外系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头晕、头痛等诊治,具有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疾病的能力,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主要社会学术团体任职: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 常委;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第一届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职业病学会分 常务委员;广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特聘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教授、主任医师,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12项广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分课题1项,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专题1项。近年来在Nano today, Biomaterials, JBC,CNS Neurosci Ther, J Front Neurosci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 6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41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0.722分,并与他人合作发表27篇。受邀担任BioMed Res Int(IF: 3.411)专刊主编、J Alzheimers Dis(IF:4.472)副主编。主编/参编专著4部(外文专著1部)。2017 获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科分会 “中国杰出青年神经科医师”称号。2018 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羊城好医生”称号。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中华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学会神经康复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及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对老年性痴呆、放射性脑病、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神经系统疑难病症以及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
中山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国家公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讲师。出诊时间:周三下午记忆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