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参加工作,1989 年专业从事心血管内科,开始了对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的深入研究之旅,完成了大量开创性工作。1993 年在重庆较早开展了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治疗,1996 年开展了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1998 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1999 年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2001 年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心房颤动的二维导管消融治疗,2004 年开展心房颤动的三位标测消融治疗及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导管消融治疗,是国内房颤导管消融先驱。2002 年创建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1996 年在临床工作中引入心律失常“上游”治疗的概念,并开展了RAS 阻断剂联合氨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探索,历经十年潜心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的European heart journal 杂志上。为最大程度减少导管消融并发症,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冷冻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希氏束旁道的临床工作,并参与欧洲发起的《冷冻消融治疗AVNRT 的临床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的循环杂志(Circulation)(排名第三)。2014 年开展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工作,使得房颤的消融时间大大缩短,同时提高了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16 年开展心房颤动的左心耳封堵治疗。
心血管病医学部结构性心脏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结构性心脏病与肺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参与撰写《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预防中国专家指南》,设计研发了全球首例MixedReality 5G全息投影技术指导下远程静脉滤器植入术,获得全军首张Corindus介入机器人介入术者资质证书。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大血管组委员、国家老年临床疾病中心青年委员、全军介入质控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控分会流行病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多项职务。主编专业专著5部,参编专著6部。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MEDLINE收录4篇。主持国家、军队及中国医师协会等课题6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发明人获得5项国家级专利。
197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高血压研究中心进修学习。1977年至今在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曾多次组织及承担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牵头完成了十五医学攻关子课题、星火计划、国家11.5支撑计划子课题以及863高科技的项目等多项重大国家课题,主持完成了北京大学211工程、985项目、卫生部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等多项课题。目前是国家十二五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主持多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是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专家组的主要成员。主编了《今日高血压》、《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标准手册》、《高血压治疗学》,参编了《实用高血压》《七年制内科学》高血压部分等。2009年至今是每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诊治新进展》的主编。5年来发表文章40余篇。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数十名。
倪新海,男,37岁,汉族,河南省遂平县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课题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循环杂志特约审稿人。现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工作。198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自1994年起师从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程显声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专长: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在晕厥的鉴别诊断和心衰的综合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王鸿懿,女,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心血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目前负责十三五课题一项,首都卫生发展科技专项课题一项。兼任中国医促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事介入治疗与心脏起搏器植入。专注于溶栓药物分子改造及机制研究。
张妮,医学博士,北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9年取得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侧重于高血压病专业,在高血压病诊断、治疗方面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社区医生高血压病规范诊治培训以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中青年专家论坛(CHIEF)成员、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在临床工作同时担任心内科教学秘书,长期从事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八年制学生以及轮转住院医生的带教工作,连续两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医学超声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著及综述。主要参与中央保健科研课题----药物负荷超声心动新技术和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研究、中国心血管风险分层(cRisk)研究、北京地区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优化筛查方法及预后影响的研究、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干预策略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