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我输卵管堵塞怎么办 能治好吗

我输卵管堵塞怎么办 能治好吗

2018-08-11 阅读量:41360

偶尔会听到身边一些女性朋友说我输卵管堵塞怎么办,结婚多年了一直都要不到孩子很苦恼,其实输卵管堵塞是很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现在科学那么发达,对症治疗输卵管是可以疏通的。



输卵管堵塞的原因

1.感染

大多数输卵管疾病继发于感染,尤其是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感染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阑尾穿孔、流产后感染或手术后并发症,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外科手术造成的炎症状态,由于粘连可导致输卵管的闭塞。罕见的是,胚胎源性的输卵管缺如,这也是不孕的一个因素,最后病因也可能是医源性的,如输卵管结扎。

虽然盆腔炎症性疾病可能由多种微生物引起,但衣原体是引起不孕的主要因素,在应用抗菌治疗之前,对输卵管的损伤可能已经存在,有时感染可能是亚临床型的,诊断和治疗前已经存在输卵管中数月之久,这与淋病奈瑟氏菌引起的PID急性发作形成显明对比。现在高度怀疑衣原体感染是通过免疫病理机制损伤了输卵管的黏膜,而淋病奈瑟氏菌则通过相关的细胞毒性,其他隐性感染的病原菌包括人型支原体和内源性的需氧菌或厌氧菌,发展中国家盆腔结核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40%。

感染性流产是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另一主要危险因素,术前检查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和宫颈炎,必要时应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术前了解化验结果,人流术后我们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炎症/粘连

外科手术引起的组织创伤也能导致炎症前状态甚至粘连,术后粘连发生率大约为75%,腹腔镜不能防止粘连后遗症的发生。粘连屏障(如防粘连膜)的应用平均可减少50%的粘连发生,粘连的切除将增加不孕的比率,如果严重疾病存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可能是惟一的选择。



输卵管堵塞的治疗

1.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治疗

输卵管近端梗阻占女性输卵管疾病的10%~25%,近段输卵管梗阻的复通可采用宫腔镜下COOK导丝复通术或输卵管部分切除再吻合术,宫腔镜下导丝复通是通过宫腔镜下将COOK导丝插入输卵管间质部进行输卵管通液,通过导丝套管的分离、扩张作用及液体的冲击作用复通输卵管的间质部及峡部,手术操作简单,约85%的近端输卵管堵塞可以通过近端导丝疏通得到解决,但术后妊娠率报道差异较大,12%~39%,宫外孕的发生率为2%~9%。如果不能进行导丝复通的患者,可以寻找梗阻部位进行输卵管部分切除吻合术。

2.输卵管中段梗阻的治疗

中段输卵管病变是指输卵管中间部位阻塞或缺失性改变,引起疾病的原因为输卵管妊娠与输卵管绝育,输卵管吻合术是输卵管中段梗阻的常用手术方法,是在腹腔镜下切除输卵管堵塞部分并吻合输卵管两断端。国外报道输卵管吻合术的术后妊娠率为74%~81%,宫外孕发生率为4.8%。

3.远端输卵管堵塞的治疗

远端输卵管病变占输卵管性不孕的85%。远端输卵管堵塞的病因是盆腔炎和腹膜炎及先前的盆腹腔手术史。

(1)输卵管造口术是解决输卵管远端梗阻致不孕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梗阻的输卵管常伴输卵管腔纤毛组织的严重破坏,及输卵管肌层蠕动能力的损伤,因此,术后妊娠率仅在30%左右,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因素除了操作技巧外还与输卵管的破坏程度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阑尾炎等形成的输卵管外部粘连,输卵管本身的纤毛细胞及黏膜皱褶未受损伤,术后妊娠率相对较高;相反,由衣原体、淋球菌或结核杆菌感染造成的输卵管梗阻,往往造成输卵管内膜的严重破坏,输卵管造口术的效果就比较差。

(2)输卵管伞成形术这一部分内容是指那些还没有完全闭合形成积水的输卵管伞端粘连的分解或扩张狭窄的输卵管。相对来讲,这部分患者输卵管的损伤较完全闭锁或积水形成者明显轻微。因此,手术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如果没有明显的输卵管和卵巢周围粘连,分离后的伞端黏膜良好,80%以上的患者可在术后获得宫内妊娠。但如果输卵管与卵巢或周围组织形成致密的粘连,分离后创面巨大,则手术的预后较差,术后自然受孕率下降,宫外孕风险增加。当输卵管远端和近端阻塞同时存在,手术成功率为5%或更少。

(3)输卵管切除术研究表明输卵管积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有害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是积水的输卵管中的毒素可以逆流进入宫腔,损害移植的胚胎。

(4)附件周围的粘连的处理输卵管卵巢粘连松解术:是指分解卵巢和输卵管之间以及一切附件周围的粘连。输卵管周围粘连干扰了输卵管的拾卵功能和配子运输功能,如果卵巢周围粘连形成,还会抑制卵子的排出。输卵管卵巢粘连分解术使累积妊娠率增加三倍,如果为轻度膜状粘连,则术后妊娠率良好(24个月,60%),但是如果粘连致密,则结局很差,这些患者最好采取IVF。

现在医疗技术先进,得了输卵管堵塞并不可怕,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情,对疏通是有好处的。

文献参考:
1.杨丹 , 雷贞武 - 《实用妇产科杂志》 - 1996
2.罗国林 - 《实用妇产科杂志》 - 2002
3.曹冬焱 , 沈铿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