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的一大严重并发症就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国内外常有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导致颈部静脉血栓、脑梗塞、腹腔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并发症的传闻和报道,可能母亲身体受损,胎儿也不一定能保住。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英文缩写为OHSS。其实,OHSS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我们知道,如果使用了药物进行促排卵,卵巢内一批数目不等的卵泡同时发育至成熟,在外源性HCG(促排卵药物反应)和内源性HCG(怀孕后胚胎分泌)的叠加作用下,卵泡细胞分泌大量的雌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众多的细胞因子,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水分就漏出来了。
OHSS,卵巢刺激的噩梦
通透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壁,就如同筛网的筛孔变大,导致大量的水分从血管内向血管外渗出,漏到人体的腹腔、胸腔等,进而形成腹水、胸水,患者就会感觉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几乎不能吃东西,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尿量也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同时血管内的水分大量丢失,造成血液浓缩,在高水平的雌激素的作用下,血栓容易形成,引起重要器官血管栓塞缺血的严重后果。OHSS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或五个级别,中重度患者需要住院治疗。
如果在HCG注射后4~5天出现症状,我们称之为早发型OHSS,它来势汹汹,血液浓缩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大,如果没有怀孕,10来天症状就会自行消失;如果怀孕了,胚胎分泌的HCG,会刺激全身的发病环节,病情会加重或迁延,有时要到2个月后才能缓解,称为迟发型。甚至有的症状过重的患者,不得不选择人工流产来减轻病痛。
多个卵泡和陡升的雌激素水平,常常伴随OHSS的发生,临床上通常作为OHSS的预测指标。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也发现,少数卵泡不多雌激素不高的患者,也发生了严重的OHSS,病因机制还可能涉及到在雌激素诱导下,有易栓症倾向的个体,会容易造成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如果血栓在重要器官形成,如果栓子脱落随血流到达重要脏器,噩梦就真的开始了。
OHSS是可以预防的
OHSS尤其容易发生在年轻、瘦小、自身小卵泡较多、PCOS病史的女性中,我们称之为高危人群。年轻人的卵巢往往对药物刺激特别敏感;瘦小的人体液含量较少,容易加重症状;自身小卵泡较多、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最容易发生OHSS。因此这些人群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应该警惕OHSS的发生。
不乱用、滥用促排卵药:OHSS一般是用促排卵药引起的,排卵障碍的不孕症妇女需要到有正规的生殖专科医院就诊,确实有理由进行促排卵的患者才可以用药,例如对月经周期不规律、自然周期B超监测没有正常排卵的妇女、辅助人工授精治疗,可以进行小剂量药物诱导排卵,目标是只有一个优势卵泡生长。
不用“虎狼”之药: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经验的生殖专科医生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促排卵方案,设计目标卵子数。许多温和的卵巢刺激方案,目标卵子数只有3~5枚,就使得OHSS的风险大大减少。
越是年轻其实需要的卵子数越少,可以和医生达成共识,减少药物刺激的剂量。在高风险的患者尽量不用或低剂量HCG排卵触发,或用GnRH-a触发。对OHSS高风险的患者,可能会全部冷冻胚胎而不做移植,避免因怀孕增加病情。虽然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时促排卵的目标数目不一定达到,但是需要随时绷紧这根弦。
防患于未然:注意一些重要的预测指标,例如年龄、体重、血AMH水平、卵巢窦卵泡数目等,在药物促排卵过程中需严密监测卵泡发育的数量和雌激素水平,及时发现OHSS发生的先兆,提前做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前口服二甲双胍、多饮水、控制体重、增加体内蛋白含量;静脉输胶体液预防血液浓缩;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增大的卵巢扭转和破裂,预防或减轻OHSS症状。
不掉以轻心:如果您的症状在一般的处理后没有明显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就需要住院治疗了,千万不要在家扛着。尤其是一些受孕后病情加重的OHSS患者,在怀孕期由于病情往往迁延,少数患者以为这是怀孕早期出现的正常表现而未能及时就医,到医院就已经病情严重了,使得住院时间延长、费用支出走高、患者痛苦增加。
文章参考: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
参考文献: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范光升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2007
2.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例分析
朱桂金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1993
3.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家佳 , 杨健之 - 《生殖与避孕》 - 2011
4.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唐雪原 , 滑玮 , 宋晖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