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趴着的好处包括促进肺部发育、减少吐奶、提高睡眠质量、增强颈部和背部肌肉力量、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有助于塑造头型、增强安全感、可能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风险(需在清醒时监护)、帮助消化系统排气、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趴着睡姿能促进婴儿肺部扩张,提高呼吸效率,减少呼吸道阻塞风险。同时这种姿势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吐奶频率,让婴儿进食后更舒适。趴着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时间,因为这种姿势更接近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给婴儿带来安全感。趴姿能有效锻炼颈部、肩部和背部肌肉群,为翻身、坐立、爬行等大运动发展奠定基础。经常趴着的婴儿能更快掌握抬头、转头等技能,促进运动系统发育。适当趴睡有助于避免后脑勺扁平,塑造更圆润的头型。俯卧时婴儿能感受到更稳固的支撑,增强安全感。研究显示,清醒时适当趴着可能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风险,因为这种姿势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趴姿还能通过腹部压力帮助消化系统排气,缓解肠胀气和肠绞痛不适。这种姿势能增强婴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促进神经肌肉系统发育。
婴儿趴着时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并由成人密切监护,避免在柔软的床垫、枕头、毛绒玩具等物品上练习,每次趴着时间不宜过长,应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若婴儿表现出不适或哭闹应立即停止,饭后不宜立即趴着,需至少间隔30分钟,趴着前后应检查婴儿口鼻是否通畅,确保环境安全通风,同时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确保这一活动对婴儿是舒适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