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前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控制困难、反射异常、喂养困难、过度哭闹或安静、对声音反应弱、握拳姿势异常、身体不对称、大运动发育延迟、精细动作发育不良以及平衡协调能力差等。
运动发育迟缓是脑瘫前期的重要表现,患儿可能在不同月龄阶段无法完成相应动作,如3个月不能抬头、6个月不能翻身、9个月不能独坐等;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过高或过低,过高时肌肉僵硬,活动受限,过低则表现为软弱无力;姿势控制困难使患儿难以维持正常体位,常出现角弓反张、蛙位姿势等异常姿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而保护性反射延迟或不出现,如握持反射、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等异常;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容易呛咳;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过度哭闹难以安抚,或异常安静对周围环境反应淡漠;对声音刺激反应弱,追视追听能力差;握拳姿势异常,如拇指内收、手紧握难以张开;身体不对称,如头部常偏向一侧,两侧活动不对称;大运动发育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明显延迟;精细动作发育不良,如抓握物品、捏取小物件等能力差;平衡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易摔倒。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进行适当的被动活动和主动训练;保持耐心和积极态度,配合专业康复治疗;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孩子尝试独立完成动作;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