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厚可以是生理性的正常现象,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病理表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子宫内膜增厚是指子宫内膜厚度超过正常范围,正常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增殖期约5-12mm,分泌期可达10-16mm,绝经后通常小于5mm。增厚原因包括雌激素长期刺激、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长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或他莫昔芬等药物。生理性增厚常见于月经周期中后期或怀孕初期,而病理性增厚则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等相关。症状表现包括异常子宫出血(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绝经后出血)、腹痛、不孕等。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治疗选择需根据病因和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决定,药物治疗如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治疗如刮宫术、宫腔镜手术、子宫切除术等。随访建议包括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评估治疗效果。风险因素包括长期无拮抗雌激素暴露、晚绝经、未生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有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等。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体重、管理慢性疾病、合理使用激素药物、定期妇科检查等。
日常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规律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长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按时进行妇科检查,如有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特别是绝经后出血应立即寻求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