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和腹痛,主要影响婴幼儿,可导致脱水。
轮状病毒感染有1-3天的潜伏期,随后出现典型症状,首先是呕吐,随后是水样腹泻,常伴有38-39℃的发热。腹泻可持续3-8天,每天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黄绿色或白色,无黏液或脓血。脱水是主要风险,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干、哭时无泪、精神萎靡,严重时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易在托幼机构暴发。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注意手卫生、消毒环境、避免接触患者。治疗原则是补液纠正脱水,轻中度口服补液盐,重度需静脉补液,不推荐使用抗生素。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症状更重,需密切监测。
日常注意事项包括勤洗手,特别是在更换尿布和准备食物前。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腹泻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注意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及时就医。避免给患儿进食高糖、高脂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