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避孕环后仍存在怀孕可能,但总体发生概率处于较低水平,具体受环的类型、年龄、子宫状态及放置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
从环的类型分析,含铜宫内节育器通过释放铜离子改变宫腔内环境,干扰受精卵着床,其避孕效果相对可靠,发生怀孕的情况较少;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如曼月乐环)能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使宫颈黏液变得黏稠,不利于精子穿透,避孕效果更佳,怀孕的发生风险进一步降低。
年龄因素也不容忽视。年轻女性内分泌功能较为旺盛,带环后若出现环位置偏移等情况,怀孕的可能性相对略高;而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卵子活性逐渐下降,机体整体功能衰退,带环怀孕的发生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子宫的形态和位置对避孕效果影响明显。若子宫存在过度前倾、后倾或畸形等问题,节育器可能无法正常贴合子宫壁,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增加怀孕风险。此外,放置时间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若在月经周期不规律、子宫内膜增厚或存在炎症时放置,可能导致节育器与子宫壁贴合不紧密;放置后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子宫频繁收缩,也可能使节育器移位或脱落,进而引发怀孕。
虽然避孕环避孕效果较好,但并非绝对安全。放置后需定期复查环的位置,若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若发现带环妊娠,需终止妊娠并取出节育器,同时重新评估避孕方式或更换更适合的节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