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孕药不是事前事后均有效,其设计用途为事后避孕,事前服用通常无法达到避孕效果。
紧急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干扰子宫内膜环境或阻止受精卵着床实现避孕,其作用机制依赖药物在性行为后特定时间内对生殖系统的干预。若在性行为前服用,体内激素水平尚未受外界因素影响,药物无法通过调节激素实现避孕,且需一定时间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因此事前服用缺乏理论依据与临床支持。
该药物需在无保护性行为后尽快服用,多数品种要求72小时内使用,24小时内服用避孕成功率可提升至95%左右,但随时间推移效果逐渐降低。其避孕成功率受服药时间、个体对药物敏感性等因素影响,并非100%可靠。需特别注意的是,紧急避孕药仅对前一次性行为有避孕作用,若服药后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仍需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长期或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引发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不良反应,甚至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因此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手段。日常避孕应优先选择避孕套、短效口服避孕药等更安全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