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认知障碍早发现:8 大预警表现 实用预防技巧汇总

认知障碍早发现:8 大预警表现 实用预防技巧汇总

2025-07-25 阅读量:814

认知是大脑接收处理外界信息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认知障碍指上述区域中的一项或多项功能受损,它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本文主要阐述认知障碍的表现,包括记忆障碍、视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计算力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1],以及如何预防。

记忆障碍

包括遗忘、记忆减退、记忆错误、记忆增强等。

遗忘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和情节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根据遗忘的具体表现可以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进行性遗忘、系统成分性遗忘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者。

顺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且能保存。

逆行性遗忘: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过去的信息丢失,与时间梯度相关。

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识记、保持、再认普遍减退。早期往往是回忆减弱,特别是对日期、年代、专有名词、术语概念等的回忆发生困难,之后会表现为近期和远期记忆均减退。临床上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代谢性脑病等。

记忆错误

包括记忆恍惚、错构、虚构等。

记忆恍惚:包括似曾相识、旧事如新、重演性记忆错误等,与记忆减退过程有关。常见于颞叶癫痫、中毒、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

错构:指患者记忆有时间顺序上的错误,如患者将过去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归之于另一无关时期,而患者并不自觉并且坚信自己所说的完全正确。常见于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发育迟滞和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等。

虚构:指患者将过去从未发生的事或体验回忆为确有其事,患者自己不能纠正错误。常见于科萨科夫综合征,可以由脑外伤、酒精中毒、感染性脑病等引起。

记忆增强

记忆增强是对远事记忆的异常性增强。患者表现出对很久以前所发生的、似乎已经遗忘的事件或体验,此时又能重新回忆起来,甚至对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或细微情节都能详细回忆。多见于躁狂症、妄想或服用兴奋剂过量。

视空间障碍

视空间障碍指患者因不能准确地判断自身及物品的位置而出现的功能障碍。如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停车时找不到停车位,回家时因判断错方向而迷路。

执行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是指确立目标、制定和修正计划、实施计划,从而进行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执行功能障碍与额叶-皮质下环路受损有关。

计算力障碍

计算能力取决于患者本身的智力、先天对数字的感觉和数学能力,以及受教育水平。

计算力障碍是指计算能力减退,患者以前能做的简单计算无法正确做出。患者难以回答简单的计算问题,或者需要经过长时间地计算和反复地更正。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甚至不能进行非常简单的计算,不能正确列算式,甚至不认识数字和计算符号。

失语

失语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患者可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基本方面能力减退或消失,如患者构音正常但表达障碍,肢体运动功能正常但书写障碍,视力正常但阅读障碍,听力正常但言语理解障碍等。

主要的失语类型有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皮质下失语。

失用

失用是指在意识清楚、语言理解功能及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患者丧失完成有目的的复杂活动能力。临床上可以大致分为以下5种。

观念性失用

患者表现为对复杂精细的动作失去了正确概念,导致患者不能把一组复杂精细的动作按按逻辑次序分解组合,使得各个动作的前后次序混乱、目的错误,无法正确完成整套错误。该类患者模仿动作一般无障碍。本症常由中毒、脑小血管病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观念运动性失用

患者表现为可以完成相关动作,可以口述相关动作的过程,但不能按指令去完成这类动作。

肢体运动性失用

主要表现为肢体(通常为上肢远端)失去执行精细熟练动作的能力,自发动作、执行口令及模仿均受到影响,如患者不能弹琴、书写、编织等。

结构性失用

患者表现为绘制或制作有空间位置关系的图像或模型有困难,不能将物体的各个成分连贯成一个整体。

穿衣失用

表现为患者在穿衣时上下颠倒,正反及前后颠倒,扣错纽扣,将双下肢穿入同一条裤腿等。

失认

失认是指患者无视觉、听觉和躯体感觉障碍,在意识正常的情况下,不能辨认以往熟悉的事物。

视觉失认

患者的视觉足以看清周围物体,但看到以前熟悉的事物时却不能正确识别、描述及命名,而通过其他感觉途径则可认出,如患者看到手机不知为何物,但通过手的触摸和听到电话的来电立刻就可辨认出是手机。

听觉失认

患者听力正常,但却不能辨认以前熟悉的声音。

触觉失认(实体觉缺失)

患者无初级触觉和位置觉障碍,闭眼后不能通过触摸辨别以前熟悉的物品,但如睁眼看到或用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就能辨别。

体象障碍

患者的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身躯体的存在、空间位置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失去辨别能力。

临床可表现为:偏侧忽视、病觉缺失、手指失认、自体认识不能、幻肢现象。

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

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认知障碍综合征。与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人相比,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但日常生活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认知功能下降

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①主诉或者知情者报告的认知损害,客观检查有认知损害的证据;

②客观检查证实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

日常基本生活能力正常,复杂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有轻微损害。

痴呆

与轻度认知障碍相比,痴呆患者必须有两项或或两项以上的认知领域受损,并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能力明显减退。

痴呆患者除有以上认知症状(如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执行等方面)外,还可以伴发精神行为的异常及人格改变。精神情感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淡漠、意志减退、不安、抑郁、焦躁等;行为异常包括徘徊、多动、攻击、暴力、捡拾垃圾、藏匿东西、过食、异食、睡眠障碍等。

预防方法[2]

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认知增强训练、药物干预、健康教育等。

生活方式的改变

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有助于预防认知能力下降,这涵盖进行适度锻炼、防止体重超标、规避精神心理方面的刺激、有效管理压力、积极治疗身体疾病与抑郁情绪,以及管控各类血管风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而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够大幅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对延缓认知损伤进程、减少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具有显著效果。

认知增强训练

一项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接受认知训练之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以及自我感受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而言,患者在语言能力、自我评估的焦虑程度以及功能改善等方面获得了中度程度的益处;而在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执行功能与工作记忆、视空间能力、注意/加工速度,以及MMSE评分、自我评定的记忆问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还有自我评定的抑郁状况等多个方面,均呈现出轻度程度的改善。

此外,研究还表明,在随访期间,这种改善效果能够长期维持。值得一提的是,认知训练能够引发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发生显著的结构可塑性改变。

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手段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运用抗氧化剂(例如维生素E)、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激素类(像是雌激素与孕酮配伍的混合激素制剂),以及胆碱酯酶抑制剂、银杏叶制剂、他汀类药物、姜黄素等等。然而,目前针对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均缺乏确凿可靠的证据支撑,所以在应用时必须谨慎对待。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关键的预防措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借助健康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增强全社会对认知障碍的认知程度,尤其要让大众学会识别认知障碍的早期症状,明晰正常老化现象和异常认知表现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升家庭成员在预防认知障碍方面的健康知识素养。

参考文献:

[1]郝峻巍,罗本燕.神经病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2]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37-938.

编辑|三顺

排版|三顺

审核|暖暖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未注明来源为“转载”,版权均归巢内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巢内网”。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